主要講香港歷史、都市傳說、奇聞趣事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春暖花開 • 風花雪月 冬眠了幾個月,終在驚蟄期間甦醒了~ 抱歉讓大家久等了! 在春暖花開的三月,也跟大家風花雪月一番。 最近有不少盛事令被譽為「文化沙漠」的香港在不同的藝術活動的襯托下增添了不少色彩。先有東九龍文化中心的花海,再有康文署與多間機構舉辦的大型戶外藝術計劃「藝術@維港」。當中包括在添馬公園設置的「藝術有理」和由teamLab的光漣(又名「發光蛋」)。在尖沙咀海傍一帶,包括K11 MUSEA 海濱長廊﹅尖沙咀中心﹅帝國中心等則有藝術家Alicja Kwade的雕塑作品《世界的秩序(圖騰)》﹅信和集團與本地藝術組織HKWALLS合作呈獻「流動光影」藝術展,展示五組來自德國、法國、捷克及香港藝術家的動態影像創作信和光影藝術幕牆,以及於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以及流動光影「梵高 · 樂印」。除此之外,世界知名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Hong Kong)亦會於2024年3月尾於灣仔會展舉行。 有人說香港人生活忙碌,那有閒情欣賞藝術?是對,也是不對。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藝術無處不在。最經典的例子,早年由政府到公眾都當其為精神病人的曾灶財先生當年於九龍區「總有幾幅」係咗近的「亂寫亂畫」,真正走入社區,任何人都可以迎距離觀賞,後來畫到政府出手全面清理。但時至今日,又奉曾先生的當年的字為「墨寶」,予以保育。當中社會態度的轉變,大概會大眾接觸藝術的機會多了,追求的生活也不只限一宿三餐,也有心靈上的追求吧。 香港地處中國南方一陲,起初只是個小小的漁村,發展成商貿都市。由殖民地時間到回歸早國,移民比原住民多,大眾比較著重財富的累積,自身的藝術有文化相對較少重視。香港的藝術發展,始於英國殖民統治,以嶺南特色中華文化為根基,同時吸納西方現代藝術造型元素的下的美術,慢慢在香港發展起來。 開埠初期華洋雜處的環境,令居於香港的中國人,在生活方式以至文化藝術各方面既留自身中國傳統﹅又慢慢融合了西方文化﹅逐漸形成中西合壁的文化特色。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最早出現的藝術是商業外銷畫。 到1920至30年代,香港藝術凝聚了發展的基礎,由廣東及上海等地南來的難民帶來了中國的新舊派書畫、漫畫和木刻,藝術家來港交流日多,畫苑、美術社紛紛成立。而留洋返國的藝術家,則引入西方藝術,豐富了香港藝術發展。 1949年以後,國內南北各地的著名藝術家相繼移居香港,當中以對傳統書畫藝術的發展影響尤深。 1950至60年代經濟起飛後香港現代藝術開始蓬勃發展。現代主義思潮湧入,文化藝術瀰漫一片銳意創新氣氛,發展出東西互補、多元並存的獨特體系。當中新水墨運動為傳統水墨注入嶄新意念和技法,豐富了水墨畫的面貌。 1970年代以後,土生土長的戰後新一代富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將現代藝術為藝壇引入貼近現代精神更形成跨媒介的藝術發展。 1990年代至今,隨著歷史轉變,藝術家也藉由創作和實驗積極展現積極的人文關懷。 香港藝術節是一所非牟利機構,由政府資助及民間捐款支持首屆活動於1973年正式揭幕,是香港及國際藝壇中重要的文化盛事,每年2、3月會邀請優秀本地及國際藝術家的演出,以及舉辦與藝術有關教育活動,普及藝術文化。90年代開始,政府開始意識到藝術文化發展的需要,於是成立官方機構處理藝術事務。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於1995年成立為指定全方位發展香港藝術的法定機構。其角色包括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特別項目等。除行政機構,政府有設置展覽場地, 香港藝術館成立於1962年,是香港第一所公營美術館,保存超過19,500套藝術珍品,致力開拓更多藝術空間。座落在西九龍文化區的M+則是香港最新一所藝術館在2021年11月11日開幕。M+主要收藏、展示與詮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進一步推動香港藝術的發展。 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值得注意的事,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會讓人對歷史有更多的認識。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文化系譜與承傳,透過開拓新的藝術體驗和文化涵養,讓藝術連結生活,也好讓忙碌的香港人生活調息和提升。 無論是花﹅蛋﹅畫展,你今日睇咗未? Source: www.hkadc.org.hk/ hk.art.museum/tc/web/ma/about-us.html zh.wikipedia.org/wiki/M%2B hk.art.museum/....../modern-and-hong-kong-art.html www.signer.com.hk/product/sku/978-626-97879-3-7/ www.inmediahk.net/node/91226. hk.art.museum/....../modern-and-hong-kong-art.html paratext.hk/......
9 months ago | [YT] | 6
View 0 replies
九龍十三鄉 (4) – 十三鄉今昔(牛頭角鄉、茜草灣鄉、茶果嶺鄉、鯉魚門鄉)在盂蘭系列、中秋秋列以及颱風暴雨等系列後,是時候回到九龍十三鄉的餘下四鄉,分別是牛頭角鄉、茜草灣鄉、茶果嶺鄉、鯉魚門鄉。(10) 牛頭角鄉 十九世紀時牛頭角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海灣,西北望「九龍城」一帶村落,東南是「茜草灣」、「茶果嶺」、「鯉魚門」等村。因海灣兩旁的山嘴凸出九龍灣水道,使其海岸線酷似一對牛角,因地形而得名。除了海灣沿岸地區外,「牛頭角」主要有兩座山-佐敦谷及鱷魚山。牛頭角村乃九龍十三鄉規模較大的鄉村之一,據《觀塘風物誌》所載,牛頭角從前乃九龍灣伸延出海的海角,現今定富街及定安街鄰近接壤區域一帶當時為牛頭角村。因為臨海,牛頭角於1950年代更建有牛頭角碼頭,即如今偉業街近九倉電訊廣場一帶,當時碼頭設有往來灣仔的渡輪航線及往來北角的電船航線。政府在1950年代開始發展「牛頭角」為新市鎮及工業區。當時牛頭角工業區的有不少關於船的重工業廠房,另一方面又有當年全港最大規模的淘大豉油生產工場。到60至70年代,大規模填海工程將九龍灣填海工程將海岸線變得平直,牛頭角從此成為內陸地區,牛頭角碼頭遷至現時海濱道位置,並易名為觀塘碼頭。隨著大規模城市化,牛頭角鄉於1965年全面清拆,亦於1970年代起開始發展為大型住宅區,先後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半數住宅都是座落在「佐敦谷」及「鱷魚山」這兩地區。牛頭角鄉原址如今亦現今已發展成為成熟住宅區。(11) 茜草灣鄉十九世紀時的茜草灣在只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海灣,是一個水淺的長灘,西北遙望牛頭角,東南鄰接茶果嶺及鯉魚門,即現今茶果嶺及藍田之間的海灣。藍田地鐵站、匯景花園、麗港城一帶,包括以往的白泥山。因村中沿岸盛產石材,所以原居民多為石匠,是一條客家村落。1897年英國租用新界,港府因重新測量及登記茜草灣土地,各石礦場(石堂)亦被封山,直到1904年左右才得獲發新牌照繼續經營。茜草灣鄉的經濟便逐漸轉營以耕種、養豬、養雞為生,也有村民開設草席廠、顏料廠、船廠等工業。由於茜草灣鄉鄰接東北之地雞場眾多,又曾經被稱為「雞寮」。雞寮一帶的徙置區建於50年代,為觀塘區最早興建的徙置區。1950年代茜草灣西南面的地方被政府改為垃圾堆填區,1960年政府於觀塘進行填海,將翠屏河填塞,導致茜草灣變成一池死水,茜草灣又三面環山,而山水源源不絕注入灣內,有洪水淹沒的危機。當時的茜草灣,寮屋多以木屋搭建,發生無數火警,又有水浸問題,居住屋環境既危險又惡劣,所以有不少居民遷往鄰近的茶果嶺。「亞細亞火油公司」遷入茜草灣後令該區地貌有重要改變。194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在茜草灣及茶果嶺之間填海擴地建立油庫區,最初人跡罕至。政府答應村民在遷拆茜草灣「天后宮」前,在茶果嶺先建新廟,並要進行歷時約三句鐘的「媽娘」喬遷儀式。1988年蜆殼公司、長實同政府達成協議,由長實出資,將亞細亞火油油庫同鴨脷洲油庫搬去青衣,而原有土地就興建住宅。1992年,油庫關閉,清拆後晒草灣發展成私人住宅,即今日九龍東大型藍籌屋苑,麗港城。百年之後,茜草灣鄉已消失,地貌全改,再沒有打石的地方,但從部份社區設施及街名可以尋到舊日茜草灣鄉的痕跡,例如藍田的茜發道、茜草灣鄰里社區中心、晒草灣遊樂場等。(12) 茶果嶺鄉 茶果嶺鄉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狹長又歷史悠久的小村落,從前北面靠茜草灣、西北望牛頭角,東南接鯉魚門。現時的位置則在觀塘與油塘之間,面向維港,背靠大型屋苑麗港城。根據村民資料,茶果嶺村早在400年前已經建村,建於清初,當年立村原居民多是姓鄧、羅、曾、黃、邱等的客家籍石匠。早於香港開埠前,茶果嶺村已有客家人聚居,由於當地盛產花崗岩和高嶺土(可用作瓷泥),村民多以開採石礦及務農為生,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石礦場經營蓬勃。跟茜草灣鄉一樣,政府在1904年左右於茶果嶺重新登記地權。茶果嶺鄉在多個舊石堂封山只得一兩新石商繼續經營。1942年日軍佔領九龍後,茶果嶺鄉大部份村民離村至1945年方能回村。國共內戰後,大量移民擁至,村中人口劇增,最高峰期時更有逾萬人聚居於此,因此各行各業興盛。村內有茶樓、雜貨店、藥店、街市、洗衣場;亦有小工場生產五金產品、乾電池等。30至40年代,村內設施不足,交通又不便,很多服務特別是醫療服務均須倚靠外區「筲箕灣」或「西灣河」提供。村民前往牛頭角可沿海邊山路行數十分鐘,很多村民駕駛單車或由單車改裝而成的「孖車」(車前是駕駛座位,後是乘客座位)穿梭鄰近有小路貫通之地區。此外,往香港島筲箕灣或九龍灣水道沿岸村落則要坐手搖的橫水渡或「三順利電船公司」的「電扒」(即電船)。1953年政府把茜草灣東北海岸一帶大規模填海,發展成為後來的「觀塘工業區」;又在鄰近開山闢地,興建公共屋邨及私人住宅。1959年,鄉之東南海岸油塘灣之船廠、木廠、倉庫、製冰廠等,給村民提供大量工作崗位。60年代至70年代,很多國內新移民在區內定居,此時村中人口最盛。到了80至90年代,香港貨運業興盛;政府在海傍設「貨物裝卸區」給「躉船」上落貨物及貨櫃車運作,帶起了一個新經濟活動。(13) 鯉魚門鄉 「鯉魚門」本是一水道之名,初見於十六世紀時《粵大記》的海圖上。這水道分隔著香港島東北與九龍東南海岸。原先由英軍在1885年建的「鯉魚門炮台」今已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這說明以「鯉魚門」這專名為首的設施卻是座落在港島那邊岸。但當今一般人說「鯉魚門」,這泛指九龍這邊岸的「鯉魚門村」。在十九世紀初,一群新安縣客家籍石匠最先踏足鯉魚門村。現今可追溯最早期在村定居的石匠是「葉華勝」和「曾冧安」。相傳他們的至親是因逃避原鄉族群鬥爭而遷移到這第二故鄉。1897年英國租用新界,隨即把村內土地從新登記。鯉魚門的石礦場(「官批石堂」)續一被「封山」,至1904年左右才得發新牌繼續經營。在此期間,有些村民從事建築、造蓆、製粉、釀酒、曬咸魚等工作。1934年,英軍聘用很多勞工在村內及魔鬼山建造軍事設施,這帶動了飲食業的發展。1941年,日軍佔嶺鯉魚門,各行業都關了門。1945年戰後和平,村民方回流復業。1948年部份國民黨退兵在村北山坡建「嶺南新村」,村民從事養豬、耕種、發芽菜、造豆腐等工作。鯉魚門區內還有專賣柴、米、油、鹽、雜貨等商號;家庭式工業還有糖果廠、瓷陶廠、染料廠、紙廠、香廠、藤廠等。50年代,政府先後批出牌照給石商在媽環村一帶山坡採石。50年代中葉,村對外陸路交通仍不方便。當時每天下午,特別是在西灣河「太古船塢」放工或換班後,由筲箕灣去鯉魚門的渡船都擠滿乘客,為照顧搭乘渡船的人,村內開始賣糕點、粥、粉、麵、飯、糖水等之商店生意興旺,尤其是在傍晚。路經渡船碼頭兩傍擺賣的魚販時,有些人便選購一些活海鮮到附近的茶居蒸炒作菜;這可說是鯉魚門「海鮮飲食業」的雛形。60年代初,村內很多家庭式工業和山寨廠;而媽環村、媽背村的石礦場和在三家村的「潮記船廠」可說是村中的重工業。1967年政府實施火药管制,不再給石廠續牌;石廠遂全面停業,而有二百年長的鯉魚門石礦業終於劃上句號。但隨着香港工業開始蓬勃,經濟趨好,市民消費力強。加上馬路已貫通油塘區及鯉魚門。吸引很多本地遊客專程來鯉魚門吃海鮮。70至80年代,海傍道中兩傍的民居很多都改為海鮮商鋪,或重建為酒家。從此,這條從來不是漁村的「鯉魚門村」便成為中外遊客必到之地,而「鯉魚門」這三個字便成為全球「海鮮飲食業」的品牌。九龍十三鄉,當中有些鄉村歷史已過百年,在市區用地多年沒有新供應後(除了啟德),十三鄉慢慢也消失在歷史洪流中。較偏遠的茶果嶺鄉很快也會被清拆以建公營房屋,土地發展與鄉村發展之間,政府目前以興建公營房屋為上。相對於新界村落,九龍十三鄉沒有法例的保障,此村不同彼村,但每條村都有其發展的歷史和文化紀錄,可以併湊出香港鄉村歷史,所以九龍十三鄉仍存在的文化紀錄,實在不應被忽視。SOURCEzh-yue.wikipedia.org/wiki/%E7%89%9B%E9%A0%AD%E8%A7…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3/28/33767.htmlfactpedia.org/index.php?title=%E7%89%9B%E9%A0%AD%E…factpedia.org/index.php?title=%E7%89%9B%E9%A0%AD%E…kisonland.blogspot.com/2013/05/blog-post_11.htmlwww.hk01.com/%E7%A4%BE%E5%8D%80%E5%B0%88%E9%A1%8C/…kowloonpost.hk/2023/02/21/20230215p11/zh.wikipedia.org/zh-hk/%E6%99%92%E8%8D%89%E7%81%A3www.somanhing.com/gotowalk/dist/kwuntong/saitso.pd…oldhkphoto.com/saitsowan/www.etnet.com.hk/www/tc/diva/art/oldhkphotos/30039www.etnet.com.hk/www/tc/diva/art/oldhkphotos/30039…zh.wikipedia.org/zh-hk/%E8%8C%B6%E6%9E%9C%E5%B6%BAliber-research.com/chatwoling1/ www.hk01.com/18%E5%8D%80%E6%96%B0%E8%81%9E/842617/…www.hk01.com/18%E5%8D%80%E6%96%B0%E8%81%9E/899545/…today.line.me/hk/v2/article/WBZolKEcache.org.hk/blog/CKL_book_cpg2022/kwuntong.wordpress.com/tag/%E8%8C%B6%E6%9E%9C%E5%B…www.mpweekly.com/culture/%e7%a4%be%e6%9c%83/%e8%8c…n.kinliu.hk/kinliunews/%E3%80%90%E6%AD%B7%E5%8F%B2…www.hk01.com/article/842617?utm_source=01articleco…
1 year ago | [YT] | 10
西化的香港與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坑舞火龍」 要數香港中秋節慶盛事,大坑舞火龍必定榜上有名。舞火龍是廣東的傳統習俗,在香港有兩處地方仍然可見,一是港島大坑,另一是薄扶林村,其中大坑更由農曆八月十四日至十六日舞足三天。 為何是「火龍」? 大坑原是一條客家村落,早在清代末年時已經出現。相傳於1880年中秋節前夕,颱風吹襲,一條大蟒蛇捕殺村內家畜,最後被村民合力打死。翌日,蟒蛇屍體失蹤並發生瘟疫,多名村民染病身亡,令村民惶恐不安。有傳此蟒蛇為龍王之子,特意降疫報仇。之後有村民獲得報夢,指海龍王最怕火龍,並謂只要用草紮一條龍,插滿香枝,然後在中秋節連續三晚舞火龍繞村遊行便可脫災,村民依計行事,由於爆竹含有硫磺火藥,加上香火薰煙,瘟疫果然消除。自此村民每年皆紮製火龍巡行全村,以保合境平安。 火龍紮作的傳統技藝超卓 大坑舞火龍的主角「火龍」紮製技藝講究。每條火龍長67米,由龍頭、龍尾及31節龍身組成,龍頭及龍尾由藤枝屈曲為骨架,龍身則是一根粗2厘米的繩纜,下接竹竿,以厚厚的珍珠草及用鐵線紮成。火龍的雙眼為手電筒,鋸齒型龍牙以鐵片製成、龍舌是漆紅的鋼片、龍鬚以70厘米長的榕樹氣根紮成。引領火龍前行的兩顆龍珠是沙田柚,邊行邊轉動。在遊行進行期間,整條龍身及龍珠均插上逾萬枝45厘米長的長壽線香。 除了純熟的技藝,紮製火龍時更要按時進行。一般先在農曆八月初八拜神,由負責火龍龍頭紮作的師傅在開工前進行拜神儀式。師傅先在檯旁安放龍頭的藤架,龍頭向外,然後依次上香,其中一位師傅更走到街坊福利會旁的後巷,每隔數米便上一柱清香,以拜火龍。接著,他們在火龍龍頭架的正中位置紮好一束比較青綠的草,才正式開始紮龍。在整個紮龍過程,每小時均要上香,以確保紮作工作順利進行。繼而再紮作龍身全長約220呎,共分32節的龍身。紮作龍身時,師傅先將一塊長約1.5米的木板架在兩個啤酒箱的中間,並在木板上鋪滿珍珠草作為龍身底部,在草上擺放龍芯,另在其之上鋪另一層珍珠草,然後用鐵線圍著龍芯繞圈繫緊,每繞一圈便猛力地抽緊,以紮緊龍芯和草,如是者不斷重複。到紮作龍頭時,首先紮下顎的部分,所用的草較短亦較薄,支架成「井」字型。繼而紮作龍頭的上顎、鼻和龍鬚。 到農曆八月初九便開始裝置鼓車。首先在鼓車後排,旗幟套於新製成的鐵桶旗桿(印有「中秋火龍」等字樣),鼓車的燈色裝置會隨著打鼓的節奏而閃動。農曆八月初十則開始裝龍眼,師傅首先將木板鑽孔,安上龍頭成為龍眼的洞,並噴上綠色油漆,待風乾期間,在龍頭插上花球,後將木板裝上龍頭,再於木板上用較短較幼的草紮成兩個眼框和眼眉的圈,最後裝上由手電筒所製成的「龍眼」。再紮龍珠,龍珠以柚子及一枝一米多長的竹組成,竹枝頂部貫穿柚子,再以鐵釘打進竹杆,並以鐵線縱橫紮緊這顆「龍珠」,到農曆八月十一則紮龍手扼仔。到農曆八月十四(迎月),約晚上六時無火龍活動總指揮會以客家話在蓮花宮主持拜神儀式,所有參與舞龍的健兒相繼在廟內上香,然後主席、嘉賓贊助人替火龍頭點睛開光和簪花掛紅,火龍開光。由地方官員在安庶庇街主持「起龍」儀式後,於安庶庇街插香後起龍,再先到浣紗街對嘉賓作致敬禮,多數會打龍餅(喜結龍團),之後會按傳統遊街(火龍會在大坑的街道上舞動),一條點滿過萬支長壽線香的火龍,在300多名健兒揮舞,傳統而言,只有男性才可舞動火龍,女性則可加入紗燈組、蓮燈組、音樂組等。火龍靈活穿梭於浣紗街、新村街、施弼街、京街、書館街等,遊街完畢回到浣紗街拔香,將火龍身上燒剩的香派送給市民和遊客。 舞火龍巡遊過程包括多種儀式表演,例如「起結龍團」(又稱打龍餅)、「火龍過橋」、「火龍過龍尾」、「火龍纏雙柱」等。另外,「龍珠」作為火龍之首,負責為龍頭指引方向,負責舞龍珠的健兒面朝龍頭、全程倒後行,指引火龍動向。每晚表演結束後,火龍身上的香支會派發給觀賞表演的途人,有祝福寓意。 農曆八月十六的「送龍」,又稱「遊大運」,火龍循反時針方向巡遊大坑社區一周,然後由貨車運至維園道附近的銅鑼灣海濱。抵達後卸下頭牌、火龍和鼓車。參與者把火龍的龍頭面向渡口放置,前方擺置寶帛、龍餅,各人在渡口的石縫、樹根旁插香,並在火龍前參拜,感謝上天庇佑是年的大坑舞火龍順利舉行。該火龍及頭牌隨後被拋入海中,稱為「龍歸天」。其後,由工作人員撈起火龍搬回岸上。 百年習俗升格非遺 多年來大坑舞火龍只在香港得艱難時候停辦,包括日佔時期(停辦3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停辦3年)。百多年來大坑仍保留傳統舞火龍習俗,終獲得國家重視。2011年5月23日,大坑舞火龍正式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9年,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進一步肯定香港對大坑舞火龍的保護和宣傳工作。 傳統、承傳與家 大坑原是一個客家村,村民非常齊心合力。近年,大坑一帶雖然轉變了不少,卻絲毫不減當地居民的歸屬感。無論社區面貌如何改變,舞火龍仍然深受歡迎,大坑人的鄰里情懷當然是功不可沒。舞火龍活動能延續百年,甚至舞得比以往更具活力,正正是因為大坑居民的團結精神。 大坑舞火龍跟香港傳統習俗如長洲太平清醮、天后誕、盂蘭勝會等遇到同一樣的承傳的問題,因為這些活動是否能持續下去,很重要的是看年輕人是否願意繼承上一代一直遵從的傳統。 跟長洲、深井等村郊社區一樣,大坑的富人情味且團結,每次舉辦傳統習俗也會總一呼百應。首先要有居民,才會有社區。家在人在,凝聚力也在。大多數人都很愛自己的家,當在家裡發現一個有歷史、很有特色的東西,相信每個人都會想要保護它。如果能夠在國家層面受到認可,確實有助推廣活動,鼓勵更多年青人參與盛事,傳承,也可做得更好。 #香港 #非遺 #大坑舞火龍 #國家級 #大坑 #客家人 參考資料: www.discoverhongkong.com/....../tai-hang-s...... zh.wikipedia.org/....../%E5%A4%A7%E5%9D%91%E8...... www.taihangfiredragon.hk/about.html ls.chiculture.org.hk/tc/passing-the-torch/357 www.hkchronicles.org.hk/....../%E7%99%BE%E5%B9....…. news.mingpao.com/....../%E4%B8%AD%E7%A7%8B%E8...... news.mingpao.com/....../%E5%A4%A7%E5%9D%91%E8...... hk.epochtimes.com/news/2023-09-26/67758632 www.hkichdb.gov.hk/zht/item.html...... news.mingpao.com/....../%E4%B8%AD%E7%A7%8B%E8...... www.hkichdb.gov.hk/zht/item.html......
1 year ago | [YT] | 14
各位觀眾,由於下條影片有關六七的內容太過豐富,整理需時,因此9月29日將沒有影片更新,非常抱歉🙇🏻♂️為表歉意,本台除了仍在處理中的六七影片外,亦因應近日大笪地的熱潮,將會以大笪地為題材,拍攝一集以上環及廟街大笪地的影片。兩條影片均在處理中,敬希見諒。🙇🏻♂️香城說事在此提早祝賀各位中秋節快樂,人月兩團圓!
1 year ago (edited) | [YT] | 11
我們的香港中秋節 中秋人月兩團圓,華人社會一般都會安排一家人在這個佳節聚餐,吃月餅、水果等應節食品再閒話家常。當然,小朋友最期待的玩燈籠亦是必備節目之一。一家人會於中秋前夕迎接滿月,在正日賞月,並於翌日送走月亮,故迎月、賞月和追月之稱。紙製的、奶粉罐製的、碌柚製的「非常好玩燈籠」中秋賞月,不少父母都會帶上子女都公園或燈會「玩燈籠」,也是小朋友每年一度「出夜街」的寶貴機會所謂「玩燈籠」,顯擺為主、玩為次,所以能夠擁有一個特別美的燈籠,是不少小朋友時的美好回億。 從前香港社會物質不發達,燈籠多以竹篾紙張製作。50年代時期,紙燈籠一度十分盛行。當時香港的紙紮業發達,紙製特色燈籠也成為了小朋友中秋節最盼望收到的禮物。當年香港經濟仍未起飛,一個紙燈籠對一般家庭也是很奢侈的事,所以小朋友會格外珍惜。因此孩子有更多機會從小便學習利用不用物料製作及裝飾紙燈籠,包括紙製的和「升級版」的鐵罐燈籠。雖然手藝各有不同,但自己造(更多是父母造)的燈籠世界唯一也裝滿童心童趣。相比現時不少大規模生產的電子燈籠,雖然款式多樣,以及有些可以播放音樂,就是欠缺了自家手作的味道。 筆者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擁有了第一個燈籠,是傳統紙製的白兔燈籠,燃點蠟燭後放到地上打算拖著玩,怎料一陣風吹過,白兔變火兔,全程不過三分鐘,是一個十分火光亮亮的回憶自此刻進心裡。因此「惹火」經歷,筆者再與任何紙燈籠無緣,家人反而手把手去教筆者「雕刻」獨一無二的碌柚燈籠,一個不易燃、自家手作、也香氣縈繞的環保燈籠。素的、茶的、傳統的、冰皮的、饞得心滿意足的「港式月餅」 眾所周知,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就是月餅。因為圓形糕餅代表滿月,象徵團圓及和諧。中秋因而有祭月(拜月)的傳統,所以月餅本來只是祭月時的一種供品,家中主婦在祭月時切開月餅,切的時候也要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包括在家的及在外地的,以示一家人齊齊整整、團團圓圓。 香港沒有愧對「美食天堂」的美譽,多年來不少食客都驚訝香港出品的月餅種類沒有最多,只有更多,多得令人眼花撩亂。每逢中秋,不少人家中也堆起了一個「月餅山」。傳統月餅餡料有蓮蓉和鹹蛋黃、五仁等,近年又有XO醬、茶味、奶皇、咖啡、松露和麻糬等口味的月餅。冰皮月餅的出現更巔覆了整個月餅市場,隨後又出現雪糕月餅,榴槤月餅等新奇口味。香港的月餅,通常在每年端午節翌日已作推廣,月餅控面對琳琅滿目的月餅也只好先「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嚥。」(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 最緊要有假之「中秋節翌日」 香港中秋節的成為官方假期的規定要追溯到1962年,當時港英政府根據《國際勞工公約》來制定勞工假期,當時制定的就是中秋節當天。但後政府考慮到中秋節的節慶活動如團圓聚餐、賞月、中秋節晚會及彩燈會等,大多是在中秋節當日的晚間進行,如在翌日放假,這些節慶活動便可更晚結束,市面在晚上可以更加繽紛,所以政府便於1968年9月起將中秋假期定於中秋節翌日。至時今日,中秋節翌日既為欲公眾假期,也是法定勞工假期,即僱員如需在當日上班,可獲補假。雖然中秋節當天不是假日,但是除了必須維持的公共服務、餐飲及零售業外,大部分企業在當日下午都會安排員工提早下班(一般為下三時或四時),學校也不會編排傍晚的課堂及活動,方便員工及學生提早回家與家人和朋友歡度節日。 重視中秋到「將中秋印在鈔票上」 中秋節在香港人心中有重要的份量,這重視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2011年滙豐銀行以香港節慶為主題設計鈔票,其中20元就是以中秋節為主題,印上小孩賞月玩花燈的情景。 中秋小遊戲 -「猜燈謎」 中秋節的還有另一傳統就是猜燈謎。人們會在燈籠上綁上寫有謎語、並包含吉祥好運寓意的紙條,供他人猜猜謎底。 古有詩人對月吟詩,今有小編誠邀閣下猜燈謎。 文末之際,也邀大家猜猜燈謎(沒獎品的,答案一星期後揭曉) 謎語:一彎月照枝頭亮,兩顆星懸天下明 (猜一字) #香港 #中秋 #食月餅 #嫦娥 #月餅 #月亮 #八月十五 參考資料: www.discoverhongkong.com/....../mid-autumn...... www.hkchronicles.org.hk/....../%E4%B8%AD%E7%A7....…. www.businessgo.hsbc.com/....../mid-autumn...... www.givegift.com.hk/maf-mid-autumn-festival...... 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9/13/29693.html zh.wikipedia.org/zh-hk/%E4%B8%AD%E7%A7%8B%E8%8A%82 www.discoverhongkong.com/....../mid-autumn......
1 year ago (edited) | [YT] | 13
月到中秋…… 「中秋」最早見於《周禮》,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又名秋夕、八月節。因北半球的秋季始於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中秋的內容最早見於《禮記.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牽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南呂。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卷四中,也曾描述當時熱鬧的中秋佳節盛況。但中秋節一直至唐代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並盛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每年主要節日之一。 關於「月」 從字的起源而言,「月」始於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顯示有如一彎眉月的樣子,是為「月」。東漢《說文解字》曾有此記錄:「月,闕也」。所以後來「月」亦稱如太陰(「太陰望兮圓魄皎,閶闔開兮涼風嫋。」唐.楊烱〈盂蘭盆賦〉)、玄兔(「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文選.謝莊.月賦》)、嬋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望舒(「元首寬則望舒朓,侯王肅則月側匿。」) 《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等。 關於「月球」 從天文學而言,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本身不會發光。月之所以「亮」是因為它反射了太陽的光。因此,隨著太陽、月亮、地球在軌道上相對位置的變化,令地球上的人看到了月亮在不同時間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即月相的周期,也有了月的「陰晴圓缺」。 月到中秋份外圓? 科學家發現,月球其實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月球的赤道半徑為1738公里;兩極半徑為1736公里。月球的赤道半徑比兩極半徑大了2公里,因此赤道稍微的鼓出來一點點,所以嚴格來說月球是一個橢球體。在軌跡上而言,只要地球處在太陽和月亮中間並且在一條直線上,又因著反射太陽光的關係,大概在農曆每月十五或十六,甚至十七期間懸在天上的月亮都是又圓又亮的。中秋都是在農曆八月十五,因此從迎月到追月期間的都見到圓圓的月亮高掛在天空上。但事實上,冬至時地球距太陽和月亮的距離才最近,冷空氣乾燥令大氣透明度也最好,所以冬至的滿月才是一年中最亮的,不過因為冬天太過寒冷而不乎節氣與習俗,所以中秋先慶團圓。 月到中秋分外明? 八月十五的月亮先是圓的,還有「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節都在十二節氣中秋分的前後,北半球秋天開始。此時北方吹來的乾冷氣流慢慢迫使北半球大部分地區上空的暖濕空氣向南退去,天空中雲霧減少了很多,視野度提升。同時,太陽的傾斜度漸漸變大,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逐漸減少,氣溫一天比一天低了,乾燥、寒冷的冬季風使水汽降低,空氣透明清爽,夜空如洗,月亮因此份外皎潔,皓月當空,清輝滿地,亦使人產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覺。同時,因為中秋前後全家人歡聚在一起,邊吃月餅,邊賞月,邊聊家常,心情格外愉悅,於中國人而言,圓圓的月亮象更徵著闔家團圓,因此不少人更認為中秋節的月亮份外明又圓。是以,八月十五中秋夜,家家戶戶慶團圓,自古至今,未曾停歇。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 《夢梁錄》卷四 南宋 吳自牧 #香港 #中秋 #月餅 #嫦娥 #八月十五 參考資料: kknews.cc/science/vvox4xy.html kknews.cc/culture/ka4y8yp.html web.mit.edu/yenjie/www/lm/Space/q14.htm tw.aboluowang.com/2022/0510/1746515.html www.ntdtv.com/b5/2020/09/25/a102948975.html ppfocus.com/0/cud04dd68.html paper.wenweipo.com/2019/09/18/ED1909180002.htm
1 year ago | [YT] | 12
五百年一遇 · 百年的雨俗語說:「打風唔成三日雨」,相信由前晚至昨日感受到的,大概是「三日落埋一日雨」,成為破紀錄的「五百年一遇」。這場世紀暴雨,源於颱風海葵消散後的低壓區(有關颱風的探究以及香港颱風史將另行再述)。天文台總部在黑雨期間錄得超過600毫米雨量,相當於全年平均總雨量的四分之一,當中更錄得158.1毫米的一小時雨量,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好久不見的「黑雨」重臨,還破紀錄的生效了逾16.5小時。多處地區出現嚴重水浸,筲萁灣有山泥之傾瀉,連港鐵站也浸過滿滿。由於黑雨訊號地位不等同「八號波」,導致政府要用行政手段宣佈「極端情況」令股市停市,並「勸籲」僱主指示僅必要員工上班。暴雨警告系統的建立1992年5月8日早上,受低壓槽影響,香港出現暴雨,天文台錄得由早上6時至7時的一小時內降雨量達109.9毫米,打破當時紀錄,市面在沒有停工停課安排下出現嚴重混亂。事件後天文台建立新一套暴雨警告系統,取代1967年起使用的舊警告系統,最初分綠色、黃色、紅色及黑色四個級別。1997年6月4日早上香港受暴雨影響,天文台在早上7時05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由於紅雨警告生效時,教育署並無宣佈停課,不少學生仍在上學途中情況頗為混亂,社會(尤其家長)反響極大。1998年3月,綠色暴雨警告信號被刪除,黃、紅、黑暴雨警告信號則一直沿用至今。水浸黑點香港位於華南地區屬亞熱帶氣候,颱風暴雨每年數襲是常態。在政府過去多年的努力下,香港大部分地區已有相當的防洪保護,隨著城市急速發展,多年前建造的系統排水能力不足,上個世紀每遇暴雨,旺角、跑馬地、中上環是水浸的黑點中的黑點,亦經常發生水浸。過去30年,政府在市區的防洪工程主要包括改善雨水排放網絡的流量,以便有效率地匯集和輸送雨水,利用創新的方法例如蓄洪池、抽水站或把洪水分流的方式,以縮減那些可能對交通造成滋擾或與地下公用設施相阻的工程範圍。從前的中上環區的永樂街是一個知名的水浸黑點。由於永樂街位於上環的低窪地區,最低路面為主水平基準面2.64米。於二○○五年六月二十四日早上約十時在紅色暴雨警告的情況下,港島西區錄得最高雨量為每小時112亳米;剛巧大潮升高至約主水平基準面2.36米;因此,大量的雨水不能有效地排放出海而造成水浸。隨著二○○八年渠務署完成了永樂街上游的樂古道及皇后大道中興建截流渠,把現時上游的雨水截流改道,以及在二○○九完成了中港道海旁建做的一個雨水抽水站後,整套排水系統提高了上環的防洪能力至能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永樂街低窪地帶正式於水浸黑點上除名。二○一二年啟用的「港島西排水隧道」則是港島市區最大規模防洪計劃,主要涉及一條由大坑伸延至數碼港,長11公里的主隧道工程,目的是阻截豪雨期間高地的多餘雨水,以紓緩港島西北低窪地區的水浸情況,保護灣仔、中環和西環的下游集水區。當跑馬地蓄洪池位於跑馬地遊樂場地下在2017年3月全面啟用後,由於總容量為6萬立方米,相等於約24個標準游泳池,進一步紓緩灣仔、跑馬地和銅鑼灣一帶的水浸問題。九龍方面,過去每逢大雨,旺角彌敦道都會出現嚴重水浸變成「彌敦河」,為徹底解決問題,渠務署大刀闊斧的全線封閉彌敦道一段半公里長的北行線,將交通改道砵蘭街,重新舖設約一百公里的雨水渠去完成旺角彌敦道的渠務改善工程,從而大大紓緩該區及附近一帶的水浸問題。至於香港最早啟用的大坑東蓄洪池,亦是香港首個大型地下蓄洪池,隱藏於大坑東遊樂場的欖球場和足球場的地底。2004年9月竣工後,由於總容量為10萬立方米,能夠防止旺角一帶因大量雨水從獅子山向南湧下而發生水浸,同時減輕旺角太子深水埗水浸情況。根據渠務署提供的資料,全港的水浸黑點由過去的90個下降至4個,顯示香港的防洪工程慢慢在加固中,渠務署確實默默做事,應記一功。另外當然還要感謝高質素的消防員、清潔工、救護員以及「極端情況」下緊守崗位的人員,齊心守護香港。香港因地利之便緊靠著維港才能將水排到海中,目前的防洪設計及規劃牽涉範圍甚廣,五百年一遇的暴雨正好「挑挑機」收驗成效,也是時候讓政府重新檢視和規劃將來的防洪政策,畢竟要解除水浸威脅才能讓市民安居樂業。法國大文豪雨果謂:「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等一場大雨方能看出一個城市的真面目。香港確實是福地。參考資料:www.info.gov.hk/gia/general/199804/23/0423133.htmwww.info.gov.hk/gia/general/199809/23/0923209.htmwww.dsd.gov.hk/Documents/AnnualReports/0506/big5/c…portal.hktdc.com/ires/tc/s/HKUrbanSolutionswww.hk01.com/%E9%96%8B%E7%BD%90/926244/%E9%BB%91%E…gongyi.people.com.cn/BIG5/n1/2016/0712/c151132-285…原文網址: 黑雨水浸|香港蓄洪池媲美彩龍之川?網民曾讚3大地下神殿守護香港 | 香港01 www.hk01.com/article/926244?utm_source=01articleco…原文網址: 發展局常秘韓志強下月榮休 難忘彌敦道水浸變「彌敦河」 | 香港01 www.hk01.com/article/238976?utm_source=01articleco…platform.hkdiscovery.com/viewarticle?id=39174#香港 #暴雨 #黑色暴雨 #紅色暴雨 #蓄洪池 #水浸
深井盂蘭勝會結語及期盼 每年的深井盂蘭巡遊都是由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負責處理及籌辦,不論是籌劃、準備至實行都是由一眾年過50歲以上的壯年人一手一腳處理及舉辦,作為一個有幸參與此事的機構,只能說嘆為觀止,眼見着他們在盂蘭勝會會址隔壁的一個小型停車場中,由一大片空地,慢慢搭成了一個大棚及三個小棚。我們由籌備至開工至完成的盆菜宴。亦在勝會完結後,有幸能夠跟姚志明會長作一個深度的對談。 見面起初,會長已經開始籌備來年深井盂蘭勝會的日期。現訂於2024年8月17及18日,或2024年8月24及25日,而姚會長告知在盂蘭節前的半年,即農曆新年後便需要作籌備工作。農曆新年年初九是為潮州人的重要節日,天地父母誕,根據會長告知,盂蘭勝會後不久便要開始籌備年初九的天地父母誕。由此說來,其實這一眾籌委會的幹事,為了維繫這些潮汕傳统文化每年接近無間斷地工作,這一系列的工作不只是紙上談兵的籌備,在籌備的工作上,眼見一眾前輩們義無反顧地爬上離地面十一十二呎的竹棚,心中除了佩服,也只有敬佩。 從一年起計,一眾籌委會成員需要在盂蘭勝會的數月前已需要跟外部人員,如政府各部門傾談來年工作,期望能夠收到政府的「不反對通知書」,同時亦需要跟合作夥伴,如龍獅會、戲班、頌經人員等接洽,處理來年的工作。除了外部,盂蘭籌委會內部亦開始處理下一年的工作人員分工,使用電話及社交媒體作宣傳,同時也需要處理一眾潮僑及深井街坊的題銀。深井更有一個比其他盂蘭勝會更特別的盆菜宴,便是邀請一眾出力或出錢幫助此次活動的朋友一同在會址隔壁的空地享用一頓豐盛的盆菜宴,場內更有福品競投活動,為籌委會籌備來年的經費。 本年度的巡遊時間跟數年前(疫情間曾暫停數年)的時間差不多。一眾籌委會人士及各區請來的嘉賓在早上11時左右,於深井村內的天地父母廟稟神上香,並由該處進行請神儀式並出發深井村的巡遊活動。路徑由深井天地父母廟為起點,圍繞深井走一轉到荃灣十三米半公廁便完結,全程大約1.5公里。隨行的舞獅隊會在深井碧堤半島外及深井舊村的排樓外進行舞獅儀式。巡遊途中經過任何的店舖及人群也會向他們灑聖水以表示祝福。由於是疫情後的第一次巡遊,警方要求巡遊隊伍在行人路上進行巡遊,而非如以往般在一條封鎖了的行車路上行走。深井盂蘭勝會巡遊工作需要一眾長者們「一腳踢」。 在整個盂蘭巡遊後的第二天晚上,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的會友及幹事會邀請一眾出力協助勝會的各路英雄聚首一堂出席盆菜宴。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的神功戲與其他盂蘭組織不同,坊間大多數組織會聘請潮劇團做神功戲,而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則會邀請潮州鐵枝木偶戲進行表演。但奈何近年現代社會不再重視舊日的傳統文化,街坊會聘請的木偶戲戲班已難以生存,雖然這是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但也需要面對現實的洗禮,當社會上只剩下深井一眾街坊的支持,又有何能力繼續生存下去?姚會長告知,若果木偶戲在下一年度未能支持下去,便只能在螢光幕上播放潮劇、木偶戲、潮州音樂等等,現場的活動便難以再繼續下去。從姚會長口中得知,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的工作在疫情後已比往日更為困難,每年向政府申請並審批巡遊活動愈來愈困難,而這些困難又繁複的安排及流程,更大大打擊團隊的士氣,同時也為多年來的支持者,出錢出力的支持者帶來一定的隱憂,憂心街坊會還能否有能力支撐多一年。 姚會長語重心長的直言,不論是盂蘭文化、還是非遺文化,在一眾深井街坊的角度,也是在出心出力的支持特區政府在社區地方上的施政。他們希望在推動文化的同時,更希望藉此帶動地區的文化及歷史,同時又能為當地人士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帶動整個社區的關愛與和諧。在帶動整個社區的關愛與和諧下,社區的歸屬感及凝聚力才能得以承傳。一眾街坊每年無懼風雨無懼太陽,也堅持不懈地為這個傳统文化出力,那麼究竟作為一個局外者的我們,是否也應該略盡綿力來支持他們舉辦這個有意義的活動? 今年我們有幸能隨隊參與活動,發現深井一班前輩在工作間一同工作、一同吃盆菜、一同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比外面一眾不同組織的成員更為團結及積極。跟他們工作時,發現這一班前輩的合作非常融洽,非常齊心。在香港這一個文化開始沒落的地方,我們應該慶幸尚有這一個文化及歷史的存在。盂蘭勝會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習俗,從一個學習、喜歡及了解歷史的人而言,是需要保留,需要讓這一代人認識,以及需要讓全世界認識的一個文化,那麼我們是否應該用多一點時間、精神,乃至金錢去保育和保存的重要歷史。#香港 #深井 #盂蘭 #盂蘭勝會 #巡遊 #香城說事 #非遺
潮州鐵枝木偶戲 — 集手作工藝與潮州大戲一身的文化瑰寶潮州鐵枝木偶戲(「木偶戲」 ),俗稱紙影戲,是宋代末年隨着中原移民由福建閩南傳入潮州的,是盛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的一種民間戲曲。清末時,潮州皮影改捆稻草為身,有泥頭,紙手,木足,着戲裝,並在背後和雙手安硬鐵線一根操縱表演,使之成為木偶。藝人們仿戲劇舞台,去窗掛幕,前置桌椅,演出形式從此定型。在晚清至民國時期,鐵枝木偶戲在潮汕地區已十分普及。木偶戲由平面剪影逐步經歷「陽窗紙影」、「圓身紙影」慢慢發展而成為現在的木偶,操縱方面仍是保持皮影戲的特點而被稱為鐵枝木偶。潮州的鐵枝木偶戲屬於杖頭木偶的一種,體形較小,一般偶身只有8至12吋,以用紅泥塑成,經曬乾後烘烤定型,再塗上防水的顏料,並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畫成各種人物的臉譜,演出時穿戴上不同的裝束,就成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戲曲人物。鐵枝木偶主要靠三根鐵枝操縱表演,主竿置於偶人背部中間,側竿分置於左右兩臂,由藝人在幕後操縱。木偶戲一般的演出劇目與傳統潮州大戲相近,並把所有劇中人物的唱、做、念、打都通過木偶人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由於木偶戲建基於傳統潮州大戲之上,因此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而戲班演出時要先搭建舞台,舞台面積一般小至一個生果箱大,背景用微型的一枱兩椅擺設,配以潮州繡品作裝飾。另外,台上亦鋪着草蓆。因木偶體形不大,所以操縱者需要盤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資歷較淺的人,叫中劇。左側的人叫副劇,是操縱偶人的第二把手。位於台上右側的叫作正劇,是戲班的核心人物。傳統的的鐵枝木偶戲班由九人組成,分別有操縱、演唱、伴奏各3人,劇種角色多的時候,操縱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撥、抖等,表演過程既根據人物行動和劇情需要表演飛天、入地、點火、射箭、騎馬、張扇、划船、武打等動作,呈現獨特又精湛的操縱技藝。相傳由於木偶沒有人的七情六欲,是一具神聖的偶像,具有鎮鬼辟邪之用,所以至今日,今許多廟宇酬神之際都會先請戲班公演木偶戲擋煞消災。潮州鐵枝木偶戲以鐵枝木偶撐起一台戲,而其濃鬱的鄉土氣息,配以潮劇唱腔、潮州音樂和獨特的表演技藝則撐起了潮州鐵枝木偶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戲劇類的名單。#非遺 #潮州 #木偶戲 #潮劇 #香港 #鐵支木偶戲參考資料:baike.baidu.hk/item/%E6%BD%AE%E5%B7%9E%E9%90%B5%E6…m.facebook.com/media/set/?set=a.354496021242327.89…www.teochewpuppet.com/about.htmlwww.hkcd.com/content/2018-09/03/content_1101132.ht…joint2net.wordpress.com/2012/08/27/%E6%BD%AE%E5%B7…www.isletforu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
1 year ago | [YT] | 11
View 3 replies
潮人盂蘭勝會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在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盂蘭節的來源我們之前在鬼節與盂蘭探秘一片中已經提過,想知的記得重溫。首屆潮人盂蘭勝會在1897年由潮州公和堂舉辦,其後各潮籍族群社區紛紛仿效,活動範圍逐漸遍及各區。1940-1950年代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其中不乏潮藉人士,當時潮藉移民主要居住在香港島西營盤一帶,多數從事苦力的工作,及後內地不同的政治運動促使大量人口遷移到香港,當時潮藉移民多居住在擠迫的徙置區和簡陋的尞屋,經常要面對颱風和山泥傾瀉等的天然災害,每當遭遇天災意外,人們亦歸咎是亡魂不息所致,因此期望舉行法會超度亡魂並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潮汕地區的「施孤節」正好能迎合當時的社會形勢,成為潮汕移民的心靈慰藉,因此不同地區都會在農曆七月舉行盂蘭勝會。籌辦盂蘭勝會主要目的是祭祀祖先和祭「好兄弟」,所以一般會在會場內搭起竹棚,設有天地父母棚、神袍棚、經師棚、大士台、孤魂台·附薦台、神功戲棚、米棚、神馬棚、辦事處等九座竹棚。「天地父母棚」:又稱「神棚」,搭成兩進式金字頂的竹棚。供街坊善信祈福許願,酬謝神恩。用以供拜天地父母,棚內有各種奉神的燈飾和禮品,如潮式紙紮、花牌、粿品餅食。「神袍棚」:棚内一般放有三件大神袍,分別敬奉給「天地父母」、「南辰北斗」 「諸位福神」,目的是為神明更衣換袍,以酬謝神恩。「經師棚」:經師在此處以潮汕方言誦經文唸密語,伴以廟堂音樂進行法事儀式。壇前祭品有發粿、甜粿、喜包、豆方餅食等。「大士台」:大士王又稱「鬼王」、「面燃大士」等,大士王的職責主要負責監壇施食,維持法場秩序。「孤魂台·附薦台」:孤魂台用於放置各類孤魂蓮位,而附薦台則是附薦街坊信眾先人的地方。「神功戲棚」:神功戲會聘請潮劇戲班表演神功戲,給神明欣賞以酬謝神恩,與街坊同樂,因此做神功戲意指「做功德」的意思。在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深井盂蘭勝會每年則會以鐵支木偶戲作為神功戲。「米棚」:米棚內放置大量由街坊善信捐贈的白米及日常用品。主辦組織會在盂蘭勝會最後一天的上午,在米棚擺放大量祭祀孤魂的食品,包括五色飯山、甜飯山、白飯山、包山、麵線山、通菜山,甜飯蘿、白飯蘿、芽菜豆腐、水果等。這些食品都是用於「放焰口」儀式,以佈施孤魂野鬼。法事完成後隨即分派給有需要的人士。「神馬棚」:經師會將金榜即捐款人名單交給神馬,盂蘭勝會結束當天,晚上會有送神馬儀式,會將金榜連同財報奏疏一起焚化,寓意將街坊的心願呈奏上天。「辦事處」:位於場地入口,是盂蘭勝會活動的指揮中心,用作接受善眾捐助香油和接待客人的地方。盂蘭勝會既蘊含中國人傳統文化、宗教習俗的元素,承載了內地移民及香港發展的歷史,並非單純鼓吹迷信。舉行盂蘭勝會需要搭的竹棚、祭祀用的潮式紙紮、花牌、粿品餅食、以致神功戲各佬倌花旦的戲服、唱作造手等無不屬傳統工藝。時至今日,潮人盂蘭勝會仍然在各區潮人社群之中世代傳承,而且更成為全港每年重要的民間節慶活動。#香港 #習俗 #盂蘭勝會 #天地父母 #中國傳統 #潮汕人 #非遺 #中元節參考資料:盂蘭的故事(胡炎松、Stella So)zh.wikipedia.org/zh-hk/%E9%A6%99%E6%B8%AF%E7%9B%82…www.hkichdb.gov.hk/zht/item.html?b704f065-a1c4-48c…www.hkmemory.hk/MHK/collections/ichhk/chiu_chow_co…www.hkwl.org/article/7121-%E9%A6%99%E6%B8%AF%E9%9D…
Load more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春暖花開 • 風花雪月
冬眠了幾個月,終在驚蟄期間甦醒了~
抱歉讓大家久等了!
在春暖花開的三月,也跟大家風花雪月一番。
最近有不少盛事令被譽為「文化沙漠」的香港在不同的藝術活動的襯托下增添了不少色彩。先有東九龍文化中心的花海,再有康文署與多間機構舉辦的大型戶外藝術計劃「藝術@維港」。當中包括在添馬公園設置的「藝術有理」和由teamLab的光漣(又名「發光蛋」)。在尖沙咀海傍一帶,包括K11 MUSEA 海濱長廊﹅尖沙咀中心﹅帝國中心等則有藝術家Alicja Kwade的雕塑作品《世界的秩序(圖騰)》﹅信和集團與本地藝術組織HKWALLS合作呈獻「流動光影」藝術展,展示五組來自德國、法國、捷克及香港藝術家的動態影像創作信和光影藝術幕牆,以及於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以及流動光影「梵高 · 樂印」。除此之外,世界知名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Hong Kong)亦會於2024年3月尾於灣仔會展舉行。
有人說香港人生活忙碌,那有閒情欣賞藝術?是對,也是不對。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藝術無處不在。最經典的例子,早年由政府到公眾都當其為精神病人的曾灶財先生當年於九龍區「總有幾幅」係咗近的「亂寫亂畫」,真正走入社區,任何人都可以迎距離觀賞,後來畫到政府出手全面清理。但時至今日,又奉曾先生的當年的字為「墨寶」,予以保育。當中社會態度的轉變,大概會大眾接觸藝術的機會多了,追求的生活也不只限一宿三餐,也有心靈上的追求吧。
香港地處中國南方一陲,起初只是個小小的漁村,發展成商貿都市。由殖民地時間到回歸早國,移民比原住民多,大眾比較著重財富的累積,自身的藝術有文化相對較少重視。香港的藝術發展,始於英國殖民統治,以嶺南特色中華文化為根基,同時吸納西方現代藝術造型元素的下的美術,慢慢在香港發展起來。
開埠初期華洋雜處的環境,令居於香港的中國人,在生活方式以至文化藝術各方面既留自身中國傳統﹅又慢慢融合了西方文化﹅逐漸形成中西合壁的文化特色。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最早出現的藝術是商業外銷畫。
到1920至30年代,香港藝術凝聚了發展的基礎,由廣東及上海等地南來的難民帶來了中國的新舊派書畫、漫畫和木刻,藝術家來港交流日多,畫苑、美術社紛紛成立。而留洋返國的藝術家,則引入西方藝術,豐富了香港藝術發展。
1949年以後,國內南北各地的著名藝術家相繼移居香港,當中以對傳統書畫藝術的發展影響尤深。
1950至60年代經濟起飛後香港現代藝術開始蓬勃發展。現代主義思潮湧入,文化藝術瀰漫一片銳意創新氣氛,發展出東西互補、多元並存的獨特體系。當中新水墨運動為傳統水墨注入嶄新意念和技法,豐富了水墨畫的面貌。
1970年代以後,土生土長的戰後新一代富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將現代藝術為藝壇引入貼近現代精神更形成跨媒介的藝術發展。
1990年代至今,隨著歷史轉變,藝術家也藉由創作和實驗積極展現積極的人文關懷。
香港藝術節是一所非牟利機構,由政府資助及民間捐款支持首屆活動於1973年正式揭幕,是香港及國際藝壇中重要的文化盛事,每年2、3月會邀請優秀本地及國際藝術家的演出,以及舉辦與藝術有關教育活動,普及藝術文化。90年代開始,政府開始意識到藝術文化發展的需要,於是成立官方機構處理藝術事務。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於1995年成立為指定全方位發展香港藝術的法定機構。其角色包括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特別項目等。除行政機構,政府有設置展覽場地,
香港藝術館成立於1962年,是香港第一所公營美術館,保存超過19,500套藝術珍品,致力開拓更多藝術空間。座落在西九龍文化區的M+則是香港最新一所藝術館在2021年11月11日開幕。M+主要收藏、展示與詮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進一步推動香港藝術的發展。
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值得注意的事,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會讓人對歷史有更多的認識。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文化系譜與承傳,透過開拓新的藝術體驗和文化涵養,讓藝術連結生活,也好讓忙碌的香港人生活調息和提升。
無論是花﹅蛋﹅畫展,你今日睇咗未?
Source:
www.hkadc.org.hk/
hk.art.museum/tc/web/ma/about-us.html
zh.wikipedia.org/wiki/M%2B
hk.art.museum/....../modern-and-hong-kong-art.html
www.signer.com.hk/product/sku/978-626-97879-3-7/
www.inmediahk.net/node/91226.
hk.art.museum/....../modern-and-hong-kong-art.html
paratext.hk/......
9 months ago | [YT] | 6
View 0 replies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九龍十三鄉 (4) – 十三鄉今昔(牛頭角鄉、茜草灣鄉、茶果嶺鄉、鯉魚門鄉)
在盂蘭系列、中秋秋列以及颱風暴雨等系列後,是時候回到九龍十三鄉的餘下四鄉,分別是牛頭角鄉、茜草灣鄉、茶果嶺鄉、鯉魚門鄉。
(10) 牛頭角鄉
十九世紀時牛頭角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海灣,西北望「九龍城」一帶村落,東南是「茜草灣」、「茶果嶺」、「鯉魚門」等村。因海灣兩旁的山嘴凸出九龍灣水道,使其海岸線酷似一對牛角,因地形而得名。除了海灣沿岸地區外,「牛頭角」主要有兩座山-佐敦谷及鱷魚山。
牛頭角村乃九龍十三鄉規模較大的鄉村之一,據《觀塘風物誌》所載,牛頭角從前乃九龍灣伸延出海的海角,現今定富街及定安街鄰近接壤區域一帶當時為牛頭角村。因為臨海,牛頭角於1950年代更建有牛頭角碼頭,即如今偉業街近九倉電訊廣場一帶,當時碼頭設有往來灣仔的渡輪航線及往來北角的電船航線。
政府在1950年代開始發展「牛頭角」為新市鎮及工業區。當時牛頭角工業區的有不少關於船的重工業廠房,另一方面又有當年全港最大規模的淘大豉油生產工場。到60至70年代,大規模填海工程將九龍灣填海工程將海岸線變得平直,牛頭角從此成為內陸地區,牛頭角碼頭遷至現時海濱道位置,並易名為觀塘碼頭。隨著大規模城市化,牛頭角鄉於1965年全面清拆,亦於1970年代起開始發展為大型住宅區,先後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半數住宅都是座落在「佐敦谷」及「鱷魚山」這兩地區。牛頭角鄉原址如今亦現今已發展成為成熟住宅區。
(11) 茜草灣鄉
十九世紀時的茜草灣在只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海灣,是一個水淺的長灘,西北遙望牛頭角,東南鄰接茶果嶺及鯉魚門,即現今茶果嶺及藍田之間的海灣。藍田地鐵站、匯景花園、麗港城一帶,包括以往的白泥山。因村中沿岸盛產石材,所以原居民多為石匠,是一條客家村落。
1897年英國租用新界,港府因重新測量及登記茜草灣土地,各石礦場(石堂)亦被封山,直到1904年左右才得獲發新牌照繼續經營。茜草灣鄉的經濟便逐漸轉營以耕種、養豬、養雞為生,也有村民開設草席廠、顏料廠、船廠等工業。由於茜草灣鄉鄰接東北之地雞場眾多,又曾經被稱為「雞寮」。雞寮一帶的徙置區建於50年代,為觀塘區最早興建的徙置區。1950年代茜草灣西南面的地方被政府改為垃圾堆填區,1960年政府於觀塘進行填海,將翠屏河填塞,導致茜草灣變成一池死水,茜草灣又三面環山,而山水源源不絕注入灣內,有洪水淹沒的危機。當時的茜草灣,寮屋多以木屋搭建,發生無數火警,又有水浸問題,居住屋環境既危險又惡劣,所以有不少居民遷往鄰近的茶果嶺。
「亞細亞火油公司」遷入茜草灣後令該區地貌有重要改變。194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在茜草灣及茶果嶺之間填海擴地建立油庫區,最初人跡罕至。政府答應村民在遷拆茜草灣「天后宮」前,在茶果嶺先建新廟,並要進行歷時約三句鐘的「媽娘」喬遷儀式。1988年蜆殼公司、長實同政府達成協議,由長實出資,將亞細亞火油油庫同鴨脷洲油庫搬去青衣,而原有土地就興建住宅。1992年,油庫關閉,清拆後晒草灣發展成私人住宅,即今日九龍東大型藍籌屋苑,麗港城。
百年之後,茜草灣鄉已消失,地貌全改,再沒有打石的地方,但從部份社區設施及街名可以尋到舊日茜草灣鄉的痕跡,例如藍田的茜發道、茜草灣鄰里社區中心、晒草灣遊樂場等。
(12) 茶果嶺鄉
茶果嶺鄉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狹長又歷史悠久的小村落,從前北面靠茜草灣、西北望牛頭角,東南接鯉魚門。現時的位置則在觀塘與油塘之間,面向維港,背靠大型屋苑麗港城。
根據村民資料,茶果嶺村早在400年前已經建村,建於清初,當年立村原居民多是姓鄧、羅、曾、黃、邱等的客家籍石匠。早於香港開埠前,茶果嶺村已有客家人聚居,由於當地盛產花崗岩和高嶺土(可用作瓷泥),村民多以開採石礦及務農為生,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石礦場經營蓬勃。跟茜草灣鄉一樣,政府在1904年左右於茶果嶺重新登記地權。茶果嶺鄉在多個舊石堂封山只得一兩新石商繼續經營。1942年日軍佔領九龍後,茶果嶺鄉大部份村民離村至1945年方能回村。國共內戰後,大量移民擁至,村中人口劇增,最高峰期時更有逾萬人聚居於此,因此各行各業興盛。村內有茶樓、雜貨店、藥店、街市、洗衣場;亦有小工場生產五金產品、乾電池等。
30至40年代,村內設施不足,交通又不便,很多服務特別是醫療服務均須倚靠外區「筲箕灣」或「西灣河」提供。村民前往牛頭角可沿海邊山路行數十分鐘,很多村民駕駛單車或由單車改裝而成的「孖車」(車前是駕駛座位,後是乘客座位)穿梭鄰近有小路貫通之地區。此外,往香港島筲箕灣或九龍灣水道沿岸村落則要坐手搖的橫水渡或「三順利電船公司」的「電扒」(即電船)。
1953年政府把茜草灣東北海岸一帶大規模填海,發展成為後來的「觀塘工業區」;又在鄰近開山闢地,興建公共屋邨及私人住宅。1959年,鄉之東南海岸油塘灣之船廠、木廠、倉庫、製冰廠等,給村民提供大量工作崗位。60年代至70年代,很多國內新移民在區內定居,此時村中人口最盛。到了80至90年代,香港貨運業興盛;政府在海傍設「貨物裝卸區」給「躉船」上落貨物及貨櫃車運作,帶起了一個新經濟活動。
(13) 鯉魚門鄉
「鯉魚門」本是一水道之名,初見於十六世紀時《粵大記》的海圖上。這水道分隔著香港島東北與九龍東南海岸。原先由英軍在1885年建的「鯉魚門炮台」今已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這說明以「鯉魚門」這專名為首的設施卻是座落在港島那邊岸。但當今一般人說「鯉魚門」,這泛指九龍這邊岸的「鯉魚門村」。
在十九世紀初,一群新安縣客家籍石匠最先踏足鯉魚門村。現今可追溯最早期在村定居的石匠是「葉華勝」和「曾冧安」。相傳他們的至親是因逃避原鄉族群鬥爭而遷移到這第二故鄉。
1897年英國租用新界,隨即把村內土地從新登記。鯉魚門的石礦場(「官批石堂」)續一被「封山」,至1904年左右才得發新牌繼續經營。在此期間,有些村民從事建築、造蓆、製粉、釀酒、曬咸魚等工作。1934年,英軍聘用很多勞工在村內及魔鬼山建造軍事設施,這帶動了飲食業的發展。1941年,日軍佔嶺鯉魚門,各行業都關了門。1945年戰後和平,村民方回流復業。
1948年部份國民黨退兵在村北山坡建「嶺南新村」,村民從事養豬、耕種、發芽菜、造豆腐等工作。鯉魚門區內還有專賣柴、米、油、鹽、雜貨等商號;家庭式工業還有糖果廠、瓷陶廠、染料廠、紙廠、香廠、藤廠等。50年代,政府先後批出牌照給石商在媽環村一帶山坡採石。
50年代中葉,村對外陸路交通仍不方便。當時每天下午,特別是在西灣河「太古船塢」放工或換班後,由筲箕灣去鯉魚門的渡船都擠滿乘客,為照顧搭乘渡船的人,村內開始賣糕點、粥、粉、麵、飯、糖水等之商店生意興旺,尤其是在傍晚。路經渡船碼頭兩傍擺賣的魚販時,有些人便選購一些活海鮮到附近的茶居蒸炒作菜;這可說是鯉魚門「海鮮飲食業」的雛形。
60年代初,村內很多家庭式工業和山寨廠;而媽環村、媽背村的石礦場和在三家村的「潮記船廠」可說是村中的重工業。1967年政府實施火药管制,不再給石廠續牌;石廠遂全面停業,而有二百年長的鯉魚門石礦業終於劃上句號。但隨着香港工業開始蓬勃,經濟趨好,市民消費力強。加上馬路已貫通油塘區及鯉魚門。吸引很多本地遊客專程來鯉魚門吃海鮮。70至80年代,海傍道中兩傍的民居很多都改為海鮮商鋪,或重建為酒家。從此,這條從來不是漁村的「鯉魚門村」便成為中外遊客必到之地,而「鯉魚門」這三個字便成為全球「海鮮飲食業」的品牌。
九龍十三鄉,當中有些鄉村歷史已過百年,在市區用地多年沒有新供應後(除了啟德),十三鄉慢慢也消失在歷史洪流中。較偏遠的茶果嶺鄉很快也會被清拆以建公營房屋,土地發展與鄉村發展之間,政府目前以興建公營房屋為上。相對於新界村落,九龍十三鄉沒有法例的保障,此村不同彼村,但每條村都有其發展的歷史和文化紀錄,可以併湊出香港鄉村歷史,所以九龍十三鄉仍存在的文化紀錄,實在不應被忽視。
SOURCE
zh-yue.wikipedia.org/wiki/%E7%89%9B%E9%A0%AD%E8%A7…
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3/28/33767.html
factpedia.org/index.php?title=%E7%89%9B%E9%A0%AD%E…
factpedia.org/index.php?title=%E7%89%9B%E9%A0%AD%E…
kisonland.blogspot.com/2013/05/blog-post_11.html
www.hk01.com/%E7%A4%BE%E5%8D%80%E5%B0%88%E9%A1%8C/…
kowloonpost.hk/2023/02/21/20230215p11/
zh.wikipedia.org/zh-hk/%E6%99%92%E8%8D%89%E7%81%A3
www.somanhing.com/gotowalk/dist/kwuntong/saitso.pd…
oldhkphoto.com/saitsowan/
www.etnet.com.hk/www/tc/diva/art/oldhkphotos/30039
www.etnet.com.hk/www/tc/diva/art/oldhkphotos/30039…
zh.wikipedia.org/zh-hk/%E8%8C%B6%E6%9E%9C%E5%B6%BA
liber-research.com/chatwoling1/
www.hk01.com/18%E5%8D%80%E6%96%B0%E8%81%9E/842617/…
www.hk01.com/18%E5%8D%80%E6%96%B0%E8%81%9E/899545/…
today.line.me/hk/v2/article/WBZolKE
cache.org.hk/blog/CKL_book_cpg2022/
kwuntong.wordpress.com/tag/%E8%8C%B6%E6%9E%9C%E5%B…
www.mpweekly.com/culture/%e7%a4%be%e6%9c%83/%e8%8c…
n.kinliu.hk/kinliunews/%E3%80%90%E6%AD%B7%E5%8F%B2…
www.hk01.com/article/842617?utm_source=01articleco…
1 year ago | [YT] | 10
View 0 replies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西化的香港與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坑舞火龍」
要數香港中秋節慶盛事,大坑舞火龍必定榜上有名。舞火龍是廣東的傳統習俗,在香港有兩處地方仍然可見,一是港島大坑,另一是薄扶林村,其中大坑更由農曆八月十四日至十六日舞足三天。
為何是「火龍」?
大坑原是一條客家村落,早在清代末年時已經出現。相傳於1880年中秋節前夕,颱風吹襲,一條大蟒蛇捕殺村內家畜,最後被村民合力打死。翌日,蟒蛇屍體失蹤並發生瘟疫,多名村民染病身亡,令村民惶恐不安。有傳此蟒蛇為龍王之子,特意降疫報仇。之後有村民獲得報夢,指海龍王最怕火龍,並謂只要用草紮一條龍,插滿香枝,然後在中秋節連續三晚舞火龍繞村遊行便可脫災,村民依計行事,由於爆竹含有硫磺火藥,加上香火薰煙,瘟疫果然消除。自此村民每年皆紮製火龍巡行全村,以保合境平安。
火龍紮作的傳統技藝超卓
大坑舞火龍的主角「火龍」紮製技藝講究。每條火龍長67米,由龍頭、龍尾及31節龍身組成,龍頭及龍尾由藤枝屈曲為骨架,龍身則是一根粗2厘米的繩纜,下接竹竿,以厚厚的珍珠草及用鐵線紮成。火龍的雙眼為手電筒,鋸齒型龍牙以鐵片製成、龍舌是漆紅的鋼片、龍鬚以70厘米長的榕樹氣根紮成。引領火龍前行的兩顆龍珠是沙田柚,邊行邊轉動。在遊行進行期間,整條龍身及龍珠均插上逾萬枝45厘米長的長壽線香。
除了純熟的技藝,紮製火龍時更要按時進行。一般先在農曆八月初八拜神,由負責火龍龍頭紮作的師傅在開工前進行拜神儀式。師傅先在檯旁安放龍頭的藤架,龍頭向外,然後依次上香,其中一位師傅更走到街坊福利會旁的後巷,每隔數米便上一柱清香,以拜火龍。接著,他們在火龍龍頭架的正中位置紮好一束比較青綠的草,才正式開始紮龍。在整個紮龍過程,每小時均要上香,以確保紮作工作順利進行。繼而再紮作龍身全長約220呎,共分32節的龍身。紮作龍身時,師傅先將一塊長約1.5米的木板架在兩個啤酒箱的中間,並在木板上鋪滿珍珠草作為龍身底部,在草上擺放龍芯,另在其之上鋪另一層珍珠草,然後用鐵線圍著龍芯繞圈繫緊,每繞一圈便猛力地抽緊,以紮緊龍芯和草,如是者不斷重複。到紮作龍頭時,首先紮下顎的部分,所用的草較短亦較薄,支架成「井」字型。繼而紮作龍頭的上顎、鼻和龍鬚。 到農曆八月初九便開始裝置鼓車。首先在鼓車後排,旗幟套於新製成的鐵桶旗桿(印有「中秋火龍」等字樣),鼓車的燈色裝置會隨著打鼓的節奏而閃動。農曆八月初十則開始裝龍眼,師傅首先將木板鑽孔,安上龍頭成為龍眼的洞,並噴上綠色油漆,待風乾期間,在龍頭插上花球,後將木板裝上龍頭,再於木板上用較短較幼的草紮成兩個眼框和眼眉的圈,最後裝上由手電筒所製成的「龍眼」。再紮龍珠,龍珠以柚子及一枝一米多長的竹組成,竹枝頂部貫穿柚子,再以鐵釘打進竹杆,並以鐵線縱橫紮緊這顆「龍珠」,到農曆八月十一則紮龍手扼仔。
到農曆八月十四(迎月),約晚上六時無火龍活動總指揮會以客家話在蓮花宮主持拜神儀式,所有參與舞龍的健兒相繼在廟內上香,然後主席、嘉賓贊助人替火龍頭點睛開光和簪花掛紅,火龍開光。由地方官員在安庶庇街主持「起龍」儀式後,於安庶庇街插香後起龍,再先到浣紗街對嘉賓作致敬禮,多數會打龍餅(喜結龍團),之後會按傳統遊街(火龍會在大坑的街道上舞動),一條點滿過萬支長壽線香的火龍,在300多名健兒揮舞,傳統而言,只有男性才可舞動火龍,女性則可加入紗燈組、蓮燈組、音樂組等。火龍靈活穿梭於浣紗街、新村街、施弼街、京街、書館街等,遊街完畢回到浣紗街拔香,將火龍身上燒剩的香派送給市民和遊客。
舞火龍巡遊過程包括多種儀式表演,例如「起結龍團」(又稱打龍餅)、「火龍過橋」、「火龍過龍尾」、「火龍纏雙柱」等。另外,「龍珠」作為火龍之首,負責為龍頭指引方向,負責舞龍珠的健兒面朝龍頭、全程倒後行,指引火龍動向。每晚表演結束後,火龍身上的香支會派發給觀賞表演的途人,有祝福寓意。
農曆八月十六的「送龍」,又稱「遊大運」,火龍循反時針方向巡遊大坑社區一周,然後由貨車運至維園道附近的銅鑼灣海濱。抵達後卸下頭牌、火龍和鼓車。參與者把火龍的龍頭面向渡口放置,前方擺置寶帛、龍餅,各人在渡口的石縫、樹根旁插香,並在火龍前參拜,感謝上天庇佑是年的大坑舞火龍順利舉行。該火龍及頭牌隨後被拋入海中,稱為「龍歸天」。其後,由工作人員撈起火龍搬回岸上。
百年習俗升格非遺
多年來大坑舞火龍只在香港得艱難時候停辦,包括日佔時期(停辦3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停辦3年)。百多年來大坑仍保留傳統舞火龍習俗,終獲得國家重視。2011年5月23日,大坑舞火龍正式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9年,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進一步肯定香港對大坑舞火龍的保護和宣傳工作。
傳統、承傳與家
大坑原是一個客家村,村民非常齊心合力。近年,大坑一帶雖然轉變了不少,卻絲毫不減當地居民的歸屬感。無論社區面貌如何改變,舞火龍仍然深受歡迎,大坑人的鄰里情懷當然是功不可沒。舞火龍活動能延續百年,甚至舞得比以往更具活力,正正是因為大坑居民的團結精神。
大坑舞火龍跟香港傳統習俗如長洲太平清醮、天后誕、盂蘭勝會等遇到同一樣的承傳的問題,因為這些活動是否能持續下去,很重要的是看年輕人是否願意繼承上一代一直遵從的傳統。
跟長洲、深井等村郊社區一樣,大坑的富人情味且團結,每次舉辦傳統習俗也會總一呼百應。首先要有居民,才會有社區。家在人在,凝聚力也在。大多數人都很愛自己的家,當在家裡發現一個有歷史、很有特色的東西,相信每個人都會想要保護它。如果能夠在國家層面受到認可,確實有助推廣活動,鼓勵更多年青人參與盛事,傳承,也可做得更好。
#香港 #非遺 #大坑舞火龍 #國家級 #大坑 #客家人
參考資料:
www.discoverhongkong.com/....../tai-hang-s......
zh.wikipedia.org/....../%E5%A4%A7%E5%9D%91%E8......
www.taihangfiredragon.hk/about.html
ls.chiculture.org.hk/tc/passing-the-torch/357
www.hkchronicles.org.hk/....../%E7%99%BE%E5%B9....….
news.mingpao.com/....../%E4%B8%AD%E7%A7%8B%E8......
news.mingpao.com/....../%E5%A4%A7%E5%9D%91%E8......
hk.epochtimes.com/news/2023-09-26/67758632
www.hkichdb.gov.hk/zht/item.html......
news.mingpao.com/....../%E4%B8%AD%E7%A7%8B%E8......
www.hkichdb.gov.hk/zht/item.html......
1 year ago | [YT] | 14
View 0 replies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各位觀眾,由於下條影片有關六七的內容太過豐富,整理需時,因此9月29日將沒有影片更新,非常抱歉🙇🏻♂️
為表歉意,本台除了仍在處理中的六七影片外,亦因應近日大笪地的熱潮,將會以大笪地為題材,拍攝一集以上環及廟街大笪地的影片。兩條影片均在處理中,敬希見諒。🙇🏻♂️
香城說事在此提早祝賀各位中秋節快樂,人月兩團圓!
1 year ago (edited) | [YT] | 11
View 0 replies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我們的香港中秋節
中秋人月兩團圓,華人社會一般都會安排一家人在這個佳節聚餐,吃月餅、水果等應節食品再閒話家常。當然,小朋友最期待的玩燈籠亦是必備節目之一。一家人會於中秋前夕迎接滿月,在正日賞月,並於翌日送走月亮,故迎月、賞月和追月之稱。紙製的、奶粉罐製的、碌柚製的「非常好玩燈籠」中秋賞月,不少父母都會帶上子女都公園或燈會「玩燈籠」,也是小朋友每年一度「出夜街」的寶貴機會所謂「玩燈籠」,顯擺為主、玩為次,所以能夠擁有一個特別美的燈籠,是不少小朋友時的美好回億。
從前香港社會物質不發達,燈籠多以竹篾紙張製作。50年代時期,紙燈籠一度十分盛行。當時香港的紙紮業發達,紙製特色燈籠也成為了小朋友中秋節最盼望收到的禮物。當年香港經濟仍未起飛,一個紙燈籠對一般家庭也是很奢侈的事,所以小朋友會格外珍惜。因此孩子有更多機會從小便學習利用不用物料製作及裝飾紙燈籠,包括紙製的和「升級版」的鐵罐燈籠。雖然手藝各有不同,但自己造(更多是父母造)的燈籠世界唯一也裝滿童心童趣。相比現時不少大規模生產的電子燈籠,雖然款式多樣,以及有些可以播放音樂,就是欠缺了自家手作的味道。
筆者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擁有了第一個燈籠,是傳統紙製的白兔燈籠,燃點蠟燭後放到地上打算拖著玩,怎料一陣風吹過,白兔變火兔,全程不過三分鐘,是一個十分火光亮亮的回憶自此刻進心裡。因此「惹火」經歷,筆者再與任何紙燈籠無緣,家人反而手把手去教筆者「雕刻」獨一無二的碌柚燈籠,一個不易燃、自家手作、也香氣縈繞的環保燈籠。素的、茶的、傳統的、冰皮的、饞得心滿意足的「港式月餅」
眾所周知,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就是月餅。因為圓形糕餅代表滿月,象徵團圓及和諧。中秋因而有祭月(拜月)的傳統,所以月餅本來只是祭月時的一種供品,家中主婦在祭月時切開月餅,切的時候也要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包括在家的及在外地的,以示一家人齊齊整整、團團圓圓。
香港沒有愧對「美食天堂」的美譽,多年來不少食客都驚訝香港出品的月餅種類沒有最多,只有更多,多得令人眼花撩亂。每逢中秋,不少人家中也堆起了一個「月餅山」。傳統月餅餡料有蓮蓉和鹹蛋黃、五仁等,近年又有XO醬、茶味、奶皇、咖啡、松露和麻糬等口味的月餅。冰皮月餅的出現更巔覆了整個月餅市場,隨後又出現雪糕月餅,榴槤月餅等新奇口味。香港的月餅,通常在每年端午節翌日已作推廣,月餅控面對琳琅滿目的月餅也只好先「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嚥。」(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
最緊要有假之「中秋節翌日」
香港中秋節的成為官方假期的規定要追溯到1962年,當時港英政府根據《國際勞工公約》來制定勞工假期,當時制定的就是中秋節當天。但後政府考慮到中秋節的節慶活動如團圓聚餐、賞月、中秋節晚會及彩燈會等,大多是在中秋節當日的晚間進行,如在翌日放假,這些節慶活動便可更晚結束,市面在晚上可以更加繽紛,所以政府便於1968年9月起將中秋假期定於中秋節翌日。至時今日,中秋節翌日既為欲公眾假期,也是法定勞工假期,即僱員如需在當日上班,可獲補假。雖然中秋節當天不是假日,但是除了必須維持的公共服務、餐飲及零售業外,大部分企業在當日下午都會安排員工提早下班(一般為下三時或四時),學校也不會編排傍晚的課堂及活動,方便員工及學生提早回家與家人和朋友歡度節日。
重視中秋到「將中秋印在鈔票上」
中秋節在香港人心中有重要的份量,這重視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2011年滙豐銀行以香港節慶為主題設計鈔票,其中20元就是以中秋節為主題,印上小孩賞月玩花燈的情景。
中秋小遊戲 -「猜燈謎」
中秋節的還有另一傳統就是猜燈謎。人們會在燈籠上綁上寫有謎語、並包含吉祥好運寓意的紙條,供他人猜猜謎底。
古有詩人對月吟詩,今有小編誠邀閣下猜燈謎。
文末之際,也邀大家猜猜燈謎(沒獎品的,答案一星期後揭曉)
謎語:一彎月照枝頭亮,兩顆星懸天下明 (猜一字)
#香港 #中秋 #食月餅 #嫦娥 #月餅 #月亮 #八月十五
參考資料:
www.discoverhongkong.com/....../mid-autumn......
www.hkchronicles.org.hk/....../%E4%B8%AD%E7%A7....….
www.businessgo.hsbc.com/....../mid-autumn......
www.givegift.com.hk/maf-mid-autumn-festival......
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9/13/29693.html
zh.wikipedia.org/zh-hk/%E4%B8%AD%E7%A7%8B%E8%8A%82
www.discoverhongkong.com/....../mid-autumn......
1 year ago (edited) | [YT] | 13
View 0 replies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月到中秋……
「中秋」最早見於《周禮》,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又名秋夕、八月節。因北半球的秋季始於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中秋的內容最早見於《禮記.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牽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南呂。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卷四中,也曾描述當時熱鬧的中秋佳節盛況。但中秋節一直至唐代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並盛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每年主要節日之一。
關於「月」
從字的起源而言,「月」始於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顯示有如一彎眉月的樣子,是為「月」。東漢《說文解字》曾有此記錄:「月,闕也」。所以後來「月」亦稱如太陰(「太陰望兮圓魄皎,閶闔開兮涼風嫋。」唐.楊烱〈盂蘭盆賦〉)、玄兔(「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文選.謝莊.月賦》)、嬋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望舒(「元首寬則望舒朓,侯王肅則月側匿。」) 《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等。
關於「月球」
從天文學而言,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本身不會發光。月之所以「亮」是因為它反射了太陽的光。因此,隨著太陽、月亮、地球在軌道上相對位置的變化,令地球上的人看到了月亮在不同時間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即月相的周期,也有了月的「陰晴圓缺」。
月到中秋份外圓?
科學家發現,月球其實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月球的赤道半徑為1738公里;兩極半徑為1736公里。月球的赤道半徑比兩極半徑大了2公里,因此赤道稍微的鼓出來一點點,所以嚴格來說月球是一個橢球體。在軌跡上而言,只要地球處在太陽和月亮中間並且在一條直線上,又因著反射太陽光的關係,大概在農曆每月十五或十六,甚至十七期間懸在天上的月亮都是又圓又亮的。中秋都是在農曆八月十五,因此從迎月到追月期間的都見到圓圓的月亮高掛在天空上。但事實上,冬至時地球距太陽和月亮的距離才最近,冷空氣乾燥令大氣透明度也最好,所以冬至的滿月才是一年中最亮的,不過因為冬天太過寒冷而不乎節氣與習俗,所以中秋先慶團圓。
月到中秋分外明?
八月十五的月亮先是圓的,還有「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節都在十二節氣中秋分的前後,北半球秋天開始。此時北方吹來的乾冷氣流慢慢迫使北半球大部分地區上空的暖濕空氣向南退去,天空中雲霧減少了很多,視野度提升。同時,太陽的傾斜度漸漸變大,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逐漸減少,氣溫一天比一天低了,乾燥、寒冷的冬季風使水汽降低,空氣透明清爽,夜空如洗,月亮因此份外皎潔,皓月當空,清輝滿地,亦使人產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覺。同時,因為中秋前後全家人歡聚在一起,邊吃月餅,邊賞月,邊聊家常,心情格外愉悅,於中國人而言,圓圓的月亮象更徵著闔家團圓,因此不少人更認為中秋節的月亮份外明又圓。是以,八月十五中秋夜,家家戶戶慶團圓,自古至今,未曾停歇。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
《夢梁錄》卷四 南宋 吳自牧
#香港 #中秋 #月餅 #嫦娥 #八月十五
參考資料:
kknews.cc/science/vvox4xy.html
kknews.cc/culture/ka4y8yp.html
web.mit.edu/yenjie/www/lm/Space/q14.htm
tw.aboluowang.com/2022/0510/1746515.html
www.ntdtv.com/b5/2020/09/25/a102948975.html
ppfocus.com/0/cud04dd68.html
paper.wenweipo.com/2019/09/18/ED1909180002.htm
1 year ago | [YT] | 12
View 0 replies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五百年一遇 · 百年的雨
俗語說:「打風唔成三日雨」,相信由前晚至昨日感受到的,大概是「三日落埋一日雨」,成為破紀錄的「五百年一遇」。
這場世紀暴雨,源於颱風海葵消散後的低壓區(有關颱風的探究以及香港颱風史將另行再述)。天文台總部在黑雨期間錄得超過600毫米雨量,相當於全年平均總雨量的四分之一,當中更錄得158.1毫米的一小時雨量,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好久不見的「黑雨」重臨,還破紀錄的生效了逾16.5小時。
多處地區出現嚴重水浸,筲萁灣有山泥之傾瀉,連港鐵站也浸過滿滿。由於黑雨訊號地位不等同「八號波」,導致政府要用行政手段宣佈「極端情況」令股市停市,並「勸籲」僱主指示僅必要員工上班。
暴雨警告系統的建立
1992年5月8日早上,受低壓槽影響,香港出現暴雨,天文台錄得由早上6時至7時的一小時內降雨量達109.9毫米,打破當時紀錄,市面在沒有停工停課安排下出現嚴重混亂。
事件後天文台建立新一套暴雨警告系統,取代1967年起使用的舊警告系統,最初分綠色、黃色、紅色及黑色四個級別。1997年6月4日早上香港受暴雨影響,天文台在早上7時05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由於紅雨警告生效時,教育署並無宣佈停課,不少學生仍在上學途中情況頗為混亂,社會(尤其家長)反響極大。1998年3月,綠色暴雨警告信號被刪除,黃、紅、黑暴雨警告信號則一直沿用至今。
水浸黑點
香港位於華南地區屬亞熱帶氣候,颱風暴雨每年數襲是常態。在政府過去多年的努力下,香港大部分地區已有相當的防洪保護,
隨著城市急速發展,多年前建造的系統排水能力不足,上個世紀每遇暴雨,旺角、跑馬地、中上環是水浸的黑點中的黑點,亦經常發生水浸。
過去30年,政府在市區的防洪工程主要包括改善雨水排放網絡的流量,以便有效率地匯集和輸送雨水,利用創新的方法例如蓄洪池、抽水站或把洪水分流的方式,以縮減那些可能對交通造成滋擾或與地下公用設施相阻的工程範圍。
從前的中上環區的永樂街是一個知名的水浸黑點。由於永樂街位於上環的低窪地區,最低路面為主水平基準面2.64米。於二○○五年六月二十四日早上約十時在紅色暴雨警告的情況下,港島西區錄得最高雨量為每小時112亳米;剛巧大潮升高至約主水平基準面2.36米;因此,大量的雨水不能有效地排放出海而造成水浸。
隨著二○○八年渠務署完成了永樂街上游的樂古道及皇后大道中興建截流渠,把現時上游的雨水截流改道,以及在二○○九完成了中港道海旁建做的一個雨水抽水站後,整套排水系統提高了上環的防洪能力至能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永樂街低窪地帶正式於水浸黑點上除名。
二○一二年啟用的「港島西排水隧道」則是港島市區最大規模防洪計劃,主要涉及一條由大坑伸延至數碼港,長11公里的主隧道工程,目的是阻截豪雨期間高地的多餘雨水,以紓緩港島西北低窪地區的水浸情況,保護灣仔、中環和西環的下游集水區。當跑馬地蓄洪池位於跑馬地遊樂場地下在2017年3月全面啟用後,由於總容量為6萬立方米,相等於約24個標準游泳池,進一步紓緩灣仔、跑馬地和銅鑼灣一帶的水浸問題。
九龍方面,過去每逢大雨,旺角彌敦道都會出現嚴重水浸變成「彌敦河」,為徹底解決問題,渠務署大刀闊斧的全線封閉彌敦道一段半公里長的北行線,將交通改道砵蘭街,重新舖設約一百公里的雨水渠去完成旺角彌敦道的渠務改善工程,從而大大紓緩該區及附近一帶的水浸問題。
至於香港最早啟用的大坑東蓄洪池,亦是香港首個大型地下蓄洪池,隱藏於大坑東遊樂場的欖球場和足球場的地底。2004年9月竣工後,由於總容量為10萬立方米,能夠防止旺角一帶因大量雨水從獅子山向南湧下而發生水浸,同時減輕旺角太子深水埗水浸情況。
根據渠務署提供的資料,全港的水浸黑點由過去的90個下降至4個,顯示香港的防洪工程慢慢在加固中,渠務署確實默默做事,應記一功。另外當然還要感謝高質素的消防員、清潔工、救護員以及「極端情況」下緊守崗位的人員,齊心守護香港。香港因地利之便緊靠著維港才能將水排到海中,目前的防洪設計及規劃牽涉範圍甚廣,五百年一遇的暴雨正好「挑挑機」收驗成效,也是時候讓政府重新檢視和規劃將來的防洪政策,畢竟要解除水浸威脅才能讓市民安居樂業。
法國大文豪雨果謂:「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等一場大雨方能看出一個城市的真面目。
香港確實是福地。
參考資料:
www.info.gov.hk/gia/general/199804/23/0423133.htm
www.info.gov.hk/gia/general/199809/23/0923209.htm
www.dsd.gov.hk/Documents/AnnualReports/0506/big5/c…
portal.hktdc.com/ires/tc/s/HKUrbanSolutions
www.hk01.com/%E9%96%8B%E7%BD%90/926244/%E9%BB%91%E…
gongyi.people.com.cn/BIG5/n1/2016/0712/c151132-285…
原文網址: 黑雨水浸|香港蓄洪池媲美彩龍之川?網民曾讚3大地下神殿守護香港 | 香港01 www.hk01.com/article/926244?utm_source=01articleco…
原文網址: 發展局常秘韓志強下月榮休 難忘彌敦道水浸變「彌敦河」 | 香港01 www.hk01.com/article/238976?utm_source=01articleco…
platform.hkdiscovery.com/viewarticle?id=39174
#香港 #暴雨 #黑色暴雨 #紅色暴雨 #蓄洪池 #水浸
1 year ago | [YT] | 12
View 0 replies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深井盂蘭勝會結語及期盼
每年的深井盂蘭巡遊都是由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負責處理及籌辦,不論是籌劃、準備至實行都是由一眾年過50歲以上的壯年人一手一腳處理及舉辦,作為一個有幸參與此事的機構,只能說嘆為觀止,眼見着他們在盂蘭勝會會址隔壁的一個小型停車場中,由一大片空地,慢慢搭成了一個大棚及三個小棚。我們由籌備至開工至完成的盆菜宴。亦在勝會完結後,有幸能夠跟姚志明會長作一個深度的對談。
見面起初,會長已經開始籌備來年深井盂蘭勝會的日期。現訂於2024年8月17及18日,或2024年8月24及25日,而姚會長告知在盂蘭節前的半年,即農曆新年後便需要作籌備工作。農曆新年年初九是為潮州人的重要節日,天地父母誕,根據會長告知,盂蘭勝會後不久便要開始籌備年初九的天地父母誕。由此說來,其實這一眾籌委會的幹事,為了維繫這些潮汕傳统文化每年接近無間斷地工作,這一系列的工作不只是紙上談兵的籌備,在籌備的工作上,眼見一眾前輩們義無反顧地爬上離地面十一十二呎的竹棚,心中除了佩服,也只有敬佩。
從一年起計,一眾籌委會成員需要在盂蘭勝會的數月前已需要跟外部人員,如政府各部門傾談來年工作,期望能夠收到政府的「不反對通知書」,同時亦需要跟合作夥伴,如龍獅會、戲班、頌經人員等接洽,處理來年的工作。除了外部,盂蘭籌委會內部亦開始處理下一年的工作人員分工,使用電話及社交媒體作宣傳,同時也需要處理一眾潮僑及深井街坊的題銀。深井更有一個比其他盂蘭勝會更特別的盆菜宴,便是邀請一眾出力或出錢幫助此次活動的朋友一同在會址隔壁的空地享用一頓豐盛的盆菜宴,場內更有福品競投活動,為籌委會籌備來年的經費。
本年度的巡遊時間跟數年前(疫情間曾暫停數年)的時間差不多。一眾籌委會人士及各區請來的嘉賓在早上11時左右,於深井村內的天地父母廟稟神上香,並由該處進行請神儀式並出發深井村的巡遊活動。路徑由深井天地父母廟為起點,圍繞深井走一轉到荃灣十三米半公廁便完結,全程大約1.5公里。隨行的舞獅隊會在深井碧堤半島外及深井舊村的排樓外進行舞獅儀式。巡遊途中經過任何的店舖及人群也會向他們灑聖水以表示祝福。由於是疫情後的第一次巡遊,警方要求巡遊隊伍在行人路上進行巡遊,而非如以往般在一條封鎖了的行車路上行走。深井盂蘭勝會巡遊工作需要一眾長者們「一腳踢」。
在整個盂蘭巡遊後的第二天晚上,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的會友及幹事會邀請一眾出力協助勝會的各路英雄聚首一堂出席盆菜宴。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的神功戲與其他盂蘭組織不同,坊間大多數組織會聘請潮劇團做神功戲,而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則會邀請潮州鐵枝木偶戲進行表演。但奈何近年現代社會不再重視舊日的傳統文化,街坊會聘請的木偶戲戲班已難以生存,雖然這是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但也需要面對現實的洗禮,當社會上只剩下深井一眾街坊的支持,又有何能力繼續生存下去?姚會長告知,若果木偶戲在下一年度未能支持下去,便只能在螢光幕上播放潮劇、木偶戲、潮州音樂等等,現場的活動便難以再繼續下去。從姚會長口中得知,深井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的工作在疫情後已比往日更為困難,每年向政府申請並審批巡遊活動愈來愈困難,而這些困難又繁複的安排及流程,更大大打擊團隊的士氣,同時也為多年來的支持者,出錢出力的支持者帶來一定的隱憂,憂心街坊會還能否有能力支撐多一年。
姚會長語重心長的直言,不論是盂蘭文化、還是非遺文化,在一眾深井街坊的角度,也是在出心出力的支持特區政府在社區地方上的施政。他們希望在推動文化的同時,更希望藉此帶動地區的文化及歷史,同時又能為當地人士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帶動整個社區的關愛與和諧。在帶動整個社區的關愛與和諧下,社區的歸屬感及凝聚力才能得以承傳。一眾街坊每年無懼風雨無懼太陽,也堅持不懈地為這個傳统文化出力,那麼究竟作為一個局外者的我們,是否也應該略盡綿力來支持他們舉辦這個有意義的活動?
今年我們有幸能隨隊參與活動,發現深井一班前輩在工作間一同工作、一同吃盆菜、一同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比外面一眾不同組織的成員更為團結及積極。跟他們工作時,發現這一班前輩的合作非常融洽,非常齊心。在香港這一個文化開始沒落的地方,我們應該慶幸尚有這一個文化及歷史的存在。盂蘭勝會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習俗,從一個學習、喜歡及了解歷史的人而言,是需要保留,需要讓這一代人認識,以及需要讓全世界認識的一個文化,那麼我們是否應該用多一點時間、精神,乃至金錢去保育和保存的重要歷史。
#香港 #深井 #盂蘭 #盂蘭勝會 #巡遊 #香城說事 #非遺
1 year ago (edited) | [YT] | 11
View 0 replies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潮州鐵枝木偶戲 — 集手作工藝與潮州大戲一身的文化瑰寶
潮州鐵枝木偶戲(「木偶戲」 ),俗稱紙影戲,是宋代末年隨着中原移民由福建閩南傳入潮州的,是盛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的一種民間戲曲。清末時,潮州皮影改捆稻草為身,有泥頭,紙手,木足,着戲裝,並在背後和雙手安硬鐵線一根操縱表演,使之成為木偶。藝人們仿戲劇舞台,去窗掛幕,前置桌椅,演出形式從此定型。在晚清至民國時期,鐵枝木偶戲在潮汕地區已十分普及。
木偶戲由平面剪影逐步經歷「陽窗紙影」、「圓身紙影」慢慢發展而成為現在的木偶,操縱方面仍是保持皮影戲的特點而被稱為鐵枝木偶。潮州的鐵枝木偶戲屬於杖頭木偶的一種,體形較小,一般偶身只有8至12吋,以用紅泥塑成,經曬乾後烘烤定型,再塗上防水的顏料,並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畫成各種人物的臉譜,演出時穿戴上不同的裝束,就成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戲曲人物。
鐵枝木偶主要靠三根鐵枝操縱表演,主竿置於偶人背部中間,側竿分置於左右兩臂,由藝人在幕後操縱。木偶戲一般的演出劇目與傳統潮州大戲相近,並把所有劇中人物的唱、做、念、打都通過木偶人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
由於木偶戲建基於傳統潮州大戲之上,因此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而戲班演出時要先搭建舞台,舞台面積一般小至一個生果箱大,背景用微型的一枱兩椅擺設,配以潮州繡品作裝飾。另外,台上亦鋪着草蓆。因木偶體形不大,所以操縱者需要盤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資歷較淺的人,叫中劇。左側的人叫副劇,是操縱偶人的第二把手。位於台上右側的叫作正劇,是戲班的核心人物。
傳統的的鐵枝木偶戲班由九人組成,分別有操縱、演唱、伴奏各3人,劇種角色多的時候,操縱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撥、抖等,表演過程既根據人物行動和劇情需要表演飛天、入地、點火、射箭、騎馬、張扇、划船、武打等動作,呈現獨特又精湛的操縱技藝。
相傳由於木偶沒有人的七情六欲,是一具神聖的偶像,具有鎮鬼辟邪之用,所以至今日,今許多廟宇酬神之際都會先請戲班公演木偶戲擋煞消災。
潮州鐵枝木偶戲以鐵枝木偶撐起一台戲,而其濃鬱的鄉土氣息,配以潮劇唱腔、潮州音樂和獨特的表演技藝則撐起了潮州鐵枝木偶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戲劇類的名單。
#非遺 #潮州 #木偶戲 #潮劇 #香港 #鐵支木偶戲
參考資料:
baike.baidu.hk/item/%E6%BD%AE%E5%B7%9E%E9%90%B5%E6…
m.facebook.com/media/set/?set=a.354496021242327.89…
www.teochewpuppet.com/about.html
www.hkcd.com/content/2018-09/03/content_1101132.ht…
joint2net.wordpress.com/2012/08/27/%E6%BD%AE%E5%B7…
www.isletforu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
1 year ago | [YT] | 11
View 3 replies
香城說事 · Oh Old Hong Kong
潮人盂蘭勝會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在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盂蘭節的來源我們之前在鬼節與盂蘭探秘一片中已經提過,想知的記得重溫。
首屆潮人盂蘭勝會在1897年由潮州公和堂舉辦,其後各潮籍族群社區紛紛仿效,活動範圍逐漸遍及各區。1940-1950年代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其中不乏潮藉人士,當時潮藉移民主要居住在香港島西營盤一帶,多數從事苦力的工作,及後內地不同的政治運動促使大量人口遷移到香港,當時潮藉移民多居住在擠迫的徙置區和簡陋的尞屋,經常要面對颱風和山泥傾瀉等的天然災害,每當遭遇天災意外,人們亦歸咎是亡魂不息所致,因此期望舉行法會超度亡魂並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潮汕地區的「施孤節」正好能迎合當時的社會形勢,成為潮汕移民的心靈慰藉,因此不同地區都會在農曆七月舉行盂蘭勝會。
籌辦盂蘭勝會主要目的是祭祀祖先和祭「好兄弟」,所以一般會在會場內搭起竹棚,設有天地父母棚、神袍棚、經師棚、大士台、孤魂台·附薦台、神功戲棚、米棚、神馬棚、辦事處等九座竹棚。
「天地父母棚」:又稱「神棚」,搭成兩進式金字頂的竹棚。供街坊善信祈福許願,酬謝神恩。用以供拜天地父母,棚內有各種奉神的燈飾和禮品,如潮式紙紮、花牌、粿品餅食。
「神袍棚」:棚内一般放有三件大神袍,分別敬奉給「天地父母」、「南辰北斗」 「諸位福神」,目的是為神明更衣換袍,以酬謝神恩。
「經師棚」:經師在此處以潮汕方言誦經文唸密語,伴以廟堂音樂進行法事儀式。壇前祭品有發粿、甜粿、喜包、豆方餅食等。
「大士台」:大士王又稱「鬼王」、「面燃大士」等,大士王的職責主要負責監壇施食,維持法場秩序。
「孤魂台·附薦台」:孤魂台用於放置各類孤魂蓮位,而附薦台則是附薦街坊信眾先人的地方。
「神功戲棚」:神功戲會聘請潮劇戲班表演神功戲,給神明欣賞以酬謝神恩,與街坊同樂,因此做神功戲意指「做功德」的意思。在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深井盂蘭勝會每年則會以鐵支木偶戲作為神功戲。
「米棚」:米棚內放置大量由街坊善信捐贈的白米及日常用品。主辦組織會在盂蘭勝會最後一天的上午,在米棚擺放大量祭祀孤魂的食品,包括五色飯山、甜飯山、白飯山、包山、麵線山、通菜山,甜飯蘿、白飯蘿、芽菜豆腐、水果等。這些食品都是用於「放焰口」儀式,以佈施孤魂野鬼。法事完成後隨即分派給有需要的人士。
「神馬棚」:經師會將金榜即捐款人名單交給神馬,盂蘭勝會結束當天,晚上會有送神馬儀式,會將金榜連同財報奏疏一起焚化,寓意將街坊的心願呈奏上天。
「辦事處」:位於場地入口,是盂蘭勝會活動的指揮中心,用作接受善眾捐助香油和接待客人的地方。
盂蘭勝會既蘊含中國人傳統文化、宗教習俗的元素,承載了內地移民及香港發展的歷史,並非單純鼓吹迷信。舉行盂蘭勝會需要搭的竹棚、祭祀用的潮式紙紮、花牌、粿品餅食、以致神功戲各佬倌花旦的戲服、唱作造手等無不屬傳統工藝。時至今日,潮人盂蘭勝會仍然在各區潮人社群之中世代傳承,而且更成為全港每年重要的民間節慶活動。
#香港 #習俗 #盂蘭勝會 #天地父母 #中國傳統 #潮汕人 #非遺 #中元節
參考資料:
盂蘭的故事(胡炎松、Stella So)
zh.wikipedia.org/zh-hk/%E9%A6%99%E6%B8%AF%E7%9B%82…
www.hkichdb.gov.hk/zht/item.html?b704f065-a1c4-48c…
www.hkmemory.hk/MHK/collections/ichhk/chiu_chow_co…
www.hkwl.org/article/7121-%E9%A6%99%E6%B8%AF%E9%9D…
1 year ago | [YT] | 10
View 0 replies
Load more